昨晚,陽臺紗窗壞了。很大一個不規則形狀的口子,看上去,力氣應該比較大。
想了想,應該不是自己,早上澆花時,沒有碰到啊。曬衣服,晾衣桿也應該沒有碰到。
從早到晚,家里就我和女兒。于是,我問了她。她矢口否認。再問,依舊“不是我。”
我真的以為不是她了。
傍晚摘衣服,再看到那破了的紗窗,我決定一會兒再問問女兒。
問之前,我想帶她出去玩玩。一天沒出去了。其實,就是陪我去菜市場買菜。你有想吃的東西嗎?“我想喝果汁,橙汁”。昨晚,很晚了,爸爸帶著她去吃了薯條,喝了果汁。
我決定買幾個橙子回來,給她做鮮榨果汁。
出小區門口,知道又該做核酸了。于是,先做核酸。好在距離菜市場很遠,水果店也近。一圈下來,核酸、蔬菜水果都搞定了。核酸檢測邊上剛好有換紗窗的。疫情期間,安裝師傅進不了小區。他教我怎么卸窗子,拿過店里來修。
這個轉盤,真是個神奇的地方,連接了五六個街道,附近所有的社區街道,不太有機動車走。因此,轉盤那里每天都有很多老人孩子在那邊玩耍,很是熱鬧。核酸檢測點也正在這——社區的中心位置。不過有一點,坦白講,白天在那邊走,我也會經常走錯道。當然,很可能是我方向感差。但我想,如果是初次路過這里,會不會有陷入了八卦陣中一般的感覺。
附近,還有好幾個路口也是這樣的轉盤。比如,民國建筑群附近,稍遠一點的鼓樓公園。為第一個想出這種設計的設計師點贊。轉盤路口連接著多個街道,有如古代車輪一般輻射和匯合。
核酸檢測、買菜、買水果,換紗窗幾件事一溜煙兒都在這個轉盤附近,不出100米直徑范圍內解決了。這種感覺很好。
回家,先給女兒榨橙汁喝。4個臍橙,沒有加水。很快就做好了。稠稠的,甜甜的,溫度也合適。女兒喝的開心。我繼續做糯米藕。先把米和藕泡上。
“媽媽,一會兒我和你一起做糯米藕。我們在幼兒園學過!”
“那太好了!”
半個小時后,我們一邊做糯米藕,一邊聊天。
我再次提起了窗戶,她還是閃躲。但最后,還是承認了。是昨天在陽臺甩跳繩時,不小心碰到的。她也發現了,但是沒敢告訴我。怕我批評。
我覺得心里很難過。也許是,我平時對她管教太嚴格了。還有,我的情緒不穩定,時常會控制不住自己地朝她亂發脾氣。傷害了她。讓她不敢面對、沒有勇氣和力量來坦然地面對很小的一個不故意的“錯誤”。不敢告訴我,不敢說,瞞著。問了幾次都是矢口否認。
我明白,她不是故意撒謊的,是我出了問題。是家庭里的氛圍還不對,主要在我。
上個月也有一個類似的問題。類似的情況。
我的確改深刻地反思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