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最近600年歐洲遙遙領先非洲、美洲,是因為人種的優勢嗎?為什么鄭和擁有遠超哥倫布的船隊,經費和航海技術,卻沒有改變世界?為什么中華文化的高峰諸子百家時期出現在春秋戰國年代?歐洲人征服美洲的過程中,最致命的殺手是什么?
一直喜歡歷史。這些年看了一些歷史方面的書,常有恍然大悟的感覺,也感嘆學生時代如果老師這么講歷史該多好啊。今天就講講其中的一本,《槍炮、病菌與鋼鐵》閱讀后的一點收獲。
在現在,稱人種決定了歐洲的領先,顯然是會被當做種族主義看待的。也確實很容易反駁的,比如人種的優勢就無法解釋為什么歐洲人曾長期落后于西亞,中國。
第一:起跑線上就輸了
要說這些,還要從文明的起源說起。現在世界公認的幾個人類起源的發源地,包括:西亞兩河流域,埃及尼羅河流域,希臘愛琴海區域,印度河流域和中國。也就是文明的發源地基本在亞洲和歐洲。亞洲居多。
要有文明,首先要有農業,從而發展出村莊,集鎮,城市和國家。農業,當然就必須有食物生產,也就是糧食生產和牲畜養殖。
為什么這幾個區域早于其他地方先有農業呢?
農業就是靠種植和養殖為主要手段獲得糧食。
種植業起源于最初的人類對自覺不自覺的把一些野生植物改造成了適合人類大規模種植、收獲的糧食。這里面的關鍵因素,就是要有合適的野生植物。
而因為地理環境,氣候等關系,這些合適的野生植物在西亞兩河流域,中國比較多。經過很多年的有意無意的試種,最終在這里出現了人類最早也是至今為止最重要的糧食小麥、大麥、水稻、大豆等。
養殖業也是如此。自從早期人類把原本野生的動物馴化成家養的牲畜,就有了養殖業。這里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要有適合馴化的野生動物。
以最主要的哺乳動物為例,據統計,20世紀前,人類一共馴養了15種,其中只有6種遍布世界而且重要。而這15種的14種,他們的野生祖先只有歐亞大陸(含北非)才有。非洲盡管目前還有世界最多的野生動物,但是其中沒有一種適合人類馴養的。
也就是說,先天的地理條件,讓某些區域存在適合馴化的植物動物,這些區域的早期人類通過馴化,發展出了早期的農業。用現在的話說,這些區域的人類掌握了最早的黑科技。
原本沒有不要緊,因為自從走出非洲開始,不同區域的人類就是有交流互動的。農業,相比采摘和狩獵有壓倒性優勢,從發源地逐漸向外傳播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那個時候人類大概還沒有保密意識或者完全保密的能力。)
古代人類,沒有現代的飛機輪船協助跨越千山萬水。大海,高山就成了阻礙農業和農業技術傳播的天險。
所以,從起跑線上,南北美洲,澳洲,非洲撒哈拉以南,就輸了。本地既沒有足夠的合適發展出農業的野生動植物,也因為高山大海沙漠切斷了引進農業的路徑。而歐洲大陸,雖然原本并不領先,由于他們和西亞之間并沒有天險,落后并不太多。
二,中國與歐洲的不同
歐洲和中國面積相似,卻有著四十多個國家。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王朝真正統一過歐洲。自從強大的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歐洲四分五裂的情況就一直延續至今。最多的時候居然有1000多個國家。至今仍然有45種語言和文字。
歐洲的分裂和地理關系很大。歐洲內部被一些高山(阿爾卑斯山,比利牛斯山,喀爾巴阡山)等分割,歐洲的海岸線曲曲折折,形成了眾多的面積不小的半島。歐洲內部的最大的兩條河萊茵河和多瑙河并不夠大,流經的區域很小。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歐洲目前的分裂狀態。
中國正相反,兩條大河長江黃河流域廣泛,連接東西。中心地帶沒有阻斷交流的大山,沙漠。海岸線相對平直。這些因素,很大程度決定了自秦始皇后,分裂的狀態很短,多數時候都是統一的帝國。
歐洲國家眾多,也正是歐洲近代崛起的關鍵因素。關于這個,看兩個例子就可以了。
一個是宗教改革。歐洲的崛起,宗教改革起了極大的推動力。宗教改革的先驅,馬丁·路德,在提出宗教改革理念后,將當時不可以一世的羅馬教廷稱為“打著神圣教會與圣彼得的旗幟的、人間最大的巨賊和強盜”。被羅馬教廷和神圣羅馬帝國定罪。然而,因為分裂的歐洲,馬丁·路德得到了一些諸侯的支持和庇護,從而得以逃脫。而由他而起的宗教改革,最終改變了基督教,改變了西方文明。
試想一下,如果是大一統的歐洲,他能往哪里逃?
還舉一個例子,哥倫布發現美洲。哥倫布帶領船隊代表西班牙發現了美洲,從而讓西班牙成了當時歐洲和世界的霸主。然而,哥倫布出生于意大利,后來服務于葡萄牙。10幾年間,他努力游說英國,法國,意大利和葡萄牙的王宮貴族支持他的航海計劃。最后,終于1492年,西班牙王后同意了他的請求,探險得以進行。一個偉大的時代就此開始。
正是因為歐洲是分裂的,他才有機會在第五次游說中成功。
中國的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差不多同時代,船隊規模遠超哥倫布,無疾而終,可以分析出很多原因。但很關鍵的一點是,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大國,皇帝的一個決定就足以令行動取消。哥倫布式的努力在這里幾乎不存在機會。
再簡單說一點我個人的理解。先秦諸子百家是中華文明的一個高峰。這個高峰存在的原因,在我看來,就是因為當時諸侯林立,相互競爭合作關系復雜,諸侯國君的喜好各不相同,為眾多的思想家們創立、發展、實踐自己的學說提供了條件。而自秦始皇的大一統后,百家爭鳴也就只是一個傳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