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發文門檻太低,從個人空間到各大論壇,只要你會復制粘貼,就不斷的發。更有甚者,還有群發軟件供你使喚,想發哪個郵箱,你只管添加。
輕移鼠標好像輕移蓮步,你感覺到了各大論壇你的文章款款而至,瞬間粉絲點擊量火箭般的躥升。然后你就飄飄然地穿衣出門,在現實中找幾個同好喝啤酒去了。當然,在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之間,你也忘不了述說你的網文,粉絲量多少?點擊量多少?轉發量多少 ?收藏量多少?當然了,你的同好們也精于或捎遜于網絡之道,畢竟當下的中國數億網民的數字并不是虛構的。然后,你們同好間借助美酒,互捧,互吹,互加粉。再然后,酒這個玩意太輕飄了,輕飄了就再約些男女同好,不管詩人,散文家,小說家,甚或攝影家,反正管他是不是家,你們說他是家就是家,能約的盡管約來。然后剎那間升級活動的檔次,由個人聚會,同學聚會,變為文藝活動,文化沙龍,社團會議。然后,拍照,詩朗誦,現場書法,現場講座。然后上傳網絡,又轉眼間,微信群,QQ群,壇子里,各位大家的風采撲面而來。
你尷尬嗎?肯定有的。你忽然發現,某些論壇為增加人氣,在用水軍來刷屏,就像某寶上店鋪的伎倆;你也發現所有的鍵盤鼠標以及網頁都有刷新的功能,你用盡心思的刷個盆滿缽滿,但一段時間后,系統只認準了你一個點擊率。而所有的尷尬中,你的美文只有個位數的閱讀,指不定那還是你自己的痕跡。
尷尬是你的文章狗屁不如!只能是茫茫網海上漂浮的垃圾;尷尬使你在許多個夜深人靜的時候把靈魂拷問。你問你,創作是什么?然后,你他媽從心底里無法遮攔,如汩汩山泉般地流出來了一段文字。然后,習慣的你,還是把它扔進了網海里。
其實,那會兒你是無所顧忌敞開心扉的,你抬頭看你的書架,書架也望著你。你嘲笑著書架的沉默,書架卻嘲笑著你的無知。在彼此的嘲笑中,你轉而嘲笑自己——不看書,買那些書干嘛?
你又自負你的才華,你對著陽臺上正在開花的植物笑,墻里開花墻外不紅。可植物對你的奚落,一直緘默,植物有它的思維,它一直堅信靜美是世間無以倫比的美!
你無趣了,無趣了就要耍手機,你離不了微信,離不了論壇,離不了空間,你無法知道你每天能使用多長時間的手機,反正你知道你時時刻刻離不了它。
你在靈魂的煎熬中睡了一覺,你醒來了還是玩手機,你忽然發現,你于毫不顧忌中,心底如山泉般汩汩流出的文章,竟然有了點擊量,有了讀者的評論。你猛地坐了起來,仔細看著那些觸動人心的留言,你忽然發現,你和陌生的他們,心與心連在了一起。
于是,你發現,寫是你自己的事卻關乎別人的事,你是真心的,別人回應你是真心的,你是敷衍的,別人也是敷衍的。而在真心與敷衍里,就是你的做人,你的生活。
繼而你又發現,敷衍了,就得不到,得不到了,就炒作,炒作了,你就越來越離不了觥籌交錯與紙醉金迷,直到有一天你會發現你什么都沒有。
當你知道你什么都沒有的時候,你才真正的進入了創作。
確實,真正的創作,是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