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那個事故多發的十字路口,又看到一幕慘劇:一個三輪車側翻在地,一個老太太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另一邊是一個背著書包,驚慌失措的孩子,七八歲的樣子,無助孤單地站在那里。三輪車對面停著一輛轎車,此時的轎車也像個做錯事的孩子,靜靜趴臥在那里。車子的一邊是一個敦實的中年男子,雙眉緊鎖,正在焦急地打電話,也許是聯系120急救,也許是聯系保險公司?事故的周圍是一些看熱鬧的人群。因了這事故,南來北往的車都明顯放慢了腳步,似乎又火燒火燎的急事都一下子不急了。
我稍微停了一下電車,扭頭看了一眼,便匆匆逃也似地離開。并不是有多急的事趕著去辦,實在是遇到這樣的事不敢多看,不忍細看。我不敢想象那老人被撞后,家人的情景:氣勢洶洶還是捶胸頓足?追悔莫及還是依然如故?另外,老人傷勢如何?她送孫子上學是太急了還是大意疏忽?后來,還會發生什么?
再說轎車車主,他也許是送學生,上班還是有急事要辦?但所有的事在事故面前都要緩一緩。他會后悔自己與老人搶路,如果不是太急,也不會惹這么大的麻煩。
都是太急惹的禍!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都變得很急。早上剛七點,大路上已是車馬喧囂,人流如織。學生騎的是賽車,電動車。家長送學生是電動車,各式各樣的汽車。學校門口,醫院門口猶如腸梗阻,車與人爭先恐后,喇叭聲此起彼伏。十字路口,各種車輛呼嘯而過,即使紅燈,仍有性子急的依然故我,搶著過!
悲劇往往發生在這一刻。
根據公安部交管局的統計,中國每年交通事故50萬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均超過10萬人,統計數據表明,每5分鐘就有一人喪身車輪,每1分鐘都會有一人因為交通事故而傷殘。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達數百億元。
多么觸目驚心的數據!
電動車,小汽車這些交通工具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又有多少心碎與意外潛伏在黑暗里?其實,在方便快捷的同時,多些安全考慮,為別人,也為自己,能避免很多事例。
想起曾看過的一期《今日說法》:大清早,馬路上躺著一具尸體,是一個為孫女買早點回來的老人。頭上有明顯的撞痕,肇事車輛卻無影無蹤。后經警察順著蛛絲馬跡,層層剝繭,終于找出逃逸車輛,追到肇事司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司機根本不知有這回事。詫異的警察發現一個細節:司機說話時眼神散漫,動作遲緩。經視力測試,這名司機屬高度弱視,他只能看到前邊0.5米!那天早上他自告奮勇,開電三輪車送姑姑去車站,回來路上速度過快出了事,而他卻渾然不知,直到警察找上門來,才知道攤上了大事。
看完,我有些憤怒:太把別人和自己當兒戲了!幾乎等同于盲人,竟敢開車上路,一次次,將自己與別人的命運交給僥幸手里。是太愚昧還是太自私?
真的很懷念從前,也無車馬喧囂人也稀。慢慢走路,將生活過成詩意。有心情看云,看鳥,看花,看樹,聽風聽雨,聽雷,聽內心的靜謐。那時生活簡單,欲望很少,幸福總在招手,經常哈哈大笑。
而今,掙錢多了,時間少了,煩惱多了,快樂少了。浮躁多了,寧靜少了。
常羨慕并懷想陶淵明那種淡然: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王維的恬然寧靜: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常建的至情至性:
萬籟此皆寂,惟聞鐘馨音。
趙師秀的閑情雅致: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古人那種恬然淡泊寧靜純樸,心無旁騖心無雜念,是怎樣一種理想與境界?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多么希望能慢下腳步,也能慢下這匆匆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