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遠大的夢想,要去南極看一看,去世界最初的樣子,看看冰天雪地中世界最真實的模樣,看看企鵝在南極是怎么生活的?看看人類在這么惡劣的情況下,又是怎么生存下來的?那些科考隊員,他們是怎么生活?
其實去一個地方,不僅僅是為了去看什么,更關鍵的是跟誰在一起,跟誰一起去,除了滿足我眼睛的享受,如何再滿足心靈的需求。我需要的是對生命的感悟,多一點體驗,除了用心去感受以外,還可以去跟他人去交流,去在別人的世界里看到更多的可能。
出去旅行的旅伴比去哪里更重要。跟家人一起出去旅行,關鍵是跟家人在一起的那種感受,難得在旅途中大家可以放松下來,可以聊聊天,看看風景,那種放松,在一起的感覺,可以讓我們的心靠得更近。平時上班很忙,跟爸爸媽媽見面的機會也很少。孩子上學以后呢,平時下班回來放松聊天的時間也很少,基本上就督促著做功課,然后陪孩子做一些鍛煉,時間到了早早的催促睡覺去。在旅游的過程中,就可以完全放松下來,哪怕有時候會去完成一天辛苦的徒步,但是那個過程中大家相互鼓勵,相互扶持的感覺,能夠持續一整天一整晚,這種感覺是很少,很難得的,相信這樣的記憶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寶貴的成長體驗。
還有就是跟閨蜜好朋友一起出去,這種旅行會更放松,可以美美的拍照,可以去為了吃一些好吃的,哪怕走很遠的路,晚上也可以說說悄悄話,聊聊天。上次去名古屋的時候跟閨蜜有一個十天的旅行,感覺就特別棒。畢業以后我們好久沒有這樣單獨的旅行過了。
有一種旅行是游學性質的,比如昨天看到朋友圈的分享,有個叫梅朵的心靈成長導師,她發起的心旅途,就是帶著大家去西藏,去尼泊爾,去南極去印度。這些都是我特別向往的地方,同行的伙伴如果選擇同行,一定是有共同的價值觀,會選擇在旅途中去感受,去體驗人生,然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這種旅行是身心靈都會得到凈化的一場旅行。 發現梅朵曾經寫過一本書,南極向南,這個周末有個分享,我毫不猶豫的去當當網下單了,下單以后希望星期六能拿到,能看一下,星期天可以去聽她的分享。我也看到她公眾號發起的一些旅行活動,覺得挺有意思的,下次有機會也可以跟他一起去西藏,去尼泊爾,去印度,甚至去南極。
說起這樣的游學計劃,我上一次看到永澄老師也分享8月份去青海游玩的照片是秋水老師組織的一場游學活動,除了去一些定制化小眾的景點游玩以外,同行的伙伴還可以有一個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現在很多見面會,通常安排半天時間,匆匆忙忙的,如果有一個幾天的時間,找一個地方,比如青海啊,新疆啊,西藏啊,反正就是人杰地靈的地方,風景優美,然后大家心情舒暢,晚上可以圍爐夜話。這樣的活動我還是非常向往的,007之前組織的新疆之行就非常棒,可惜錯過了,希望明年還有機會。
旅行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各種體驗,幫助我們更好的探索自己,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