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推動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兩個毫不動搖”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是我們黨對多年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驗的科學總結。歷史已經證明,“兩個毫不動搖”是我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彌足珍貴的寶貴經驗,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重要意義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有利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積極性,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增添動力。
(一)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國有企業是國家創新活動的支柱,在重大科技創新中發揮著創新鏈鏈長的引領作用,是新質生產力發展主力軍。國有企業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創新實力和創新優勢,是開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重大科技創新奠定物質基礎的重要主體。一方面,國有企業在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原始創新和核心技術突破等“卡脖子”的基礎研究方面作用顯著,能夠產生更好的技術外溢效應,為全社會創新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國有企業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重要載體,能夠更為集中地使用資源,遵循國家整體技術規劃,在大規模技術研發投入中承擔更大的技術研發風險,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民營企業是創新活動最基本的動力,在科技創新中具有直面市場競爭、研發機制靈活和善于應用轉化等優勢,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民營企業數量大、分布廣,是開展跟隨創新的重要主體,肩負著將科學技術切實轉化為社會生產力、增進社會財富的重要任務。《中國民營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報告(2021)》顯示,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達69.6萬件,排名前十位的國內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據7席。民營企業已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更是科技創新與實踐的重要主體。未來,民營企業將成為參與或牽頭國家重大技術攻關的一股新鮮力量,充實我國整體科技力量,并將以更為靈活多變的市場化運作模式,為我國重大技術攻關任務提供更多機遇和可能。
(二)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對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不斷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首先,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利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既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激發各種所有制經濟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的決定性作用,也要強調必須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其次,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利于充分激發各類所有制企業的活力。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全面清理妨礙市場公平競爭的隱性壁壘和準入門檻,確保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公平競爭,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完善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培育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再次,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利于更好發揮政府宏觀調控職能。政府通過法制化手段和良好的政策環境,統籌推進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引導市場有序運行和健康發展。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有利于完善和加強相關政策實施的體制機制,提高宏觀經濟政策的一致性,增強宏觀調控政策的綜合效果。
(三)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依托我國超大規
發布于 2024-08-14 12:47?IP 屬地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