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楊絳先生在給一個愛慕她的學生的信中說過“你的問題在于你看的書太少,而想的又太多。”當時看到這里的時候,覺得楊絳先生有點驕傲,這樣批評人于無形之中。幾年過去了,今天又想到了這句話,突然覺得當初的自己就是好幼稚。
一個人什么時候會想的多?比如拷問人生,我們為什么活著,生命的意義是什么……一切的疑問與牢騷發出來的根本原因就是:太清閑,太無聊。當一個人每天都在忙,忙著工作、忙著學習、哪怕是忙著打扮忙著玩的時候,根本就無暇抱怨。
現在想來,楊絳先生用“想的多”這三個字是有講究的,因為“想的多”并不等于“思考”。我的導師經常對我們說,研究生不光要多看文章,還要多思考。所以我認為,“想的多”有一種負面的意思,比如有煩躁和抱怨之類的情緒存在于其中。而“思考”是具有積極意義的,思考存在什么問題,思考問題該如何解決等等。所以我可以自圓其說,我寫下的這些文字是我的一點思考,而不是想的多。
2
我們都喜歡和樂觀的人交朋友,整日在我們身邊傳播負能量得人怎么都會受不了。所以,我們都要學會成為一個樂觀的人,一個努力的人。多愁善感也好,感時傷懷也好,時有情緒也很正常,重要的是在這些過去之后,拍拍臉笑一笑勇敢的去面對生活,面對這個世界。
每次想到這里,心中就會默默的想起小學時背過的一段課文“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淚,再給我們唱個《搗米謠》吧!怎么?心里難過,唱不出來?你一向是個剛強的孩子啊!……”只記得這是《再見了,親人》中描寫抗美援朝時志愿軍離開時的一個情景,也只記得這一句。堅強中的一點柔軟是最讓人心疼的。
記得看《太陽的后裔》第15集的時候,我跟著劇情哭的稀里嘩啦的,心疼姜暮煙送柳時鎮離開時努力不流眼淚的堅強,為她努力工作努力不去想他死去的事情而動容;心疼尹明珠再次去烏魯克援軍,倔強的不看徐大榮寫給她的遺書,倔強的想讓他也難過,自己卻強裝堅韌……這是我追過的第一部劇,卻從不后悔在這部劇上所浪費的時間和所熬過的夜,因為這些,這也讓我學會了堅強。
那么,這么努力的活著,是為了什么呢?生命的意義又是什么呢?我們為什么存在于這個世界上呢?
3
自古以來,我們覺得萬事萬物就這么自然而然的存在著。作為人,生老病死,千篇一律;作為物,或被人馴服,或與人共舞,或自生自滅……時光的印記刻在了人們不斷衰老的臉上,一年又一年的輪回長在了樹木的內心。
世界上有很多的樹,有的四季常青,有的會開出漂亮的花,有的會結出好吃的果,有的枝干挺拔雄壯偉岸,還有的久久不發芽卻又早早凋零,不開花不結果,甚至還不好看。世間百態,人也一樣。既然能夠存在,那便是經過千百億年的進化,所以,存在,只是為了以后更加的美好。活著,是為了讓那些活著的和死去的愛我們的人安心和驕傲。生命的意義,在于堅守我們內心執著的信念,不為名利,不懼生死。
這不僅僅是《太陽的后裔》教給我們的道理,這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傳遞給世界的意義。
4
導師曾經的學生,我們的大師姐,患上了卵巢癌,巨額的醫療費使他們喘不過氣來,在微信上發起了眾籌。導師給每一個轉發消息捐款的人都說謝謝。我拿著手機看著那些消息,眼中涌著淚水。除了能夠擴散消息,捐一點錢,我們實在是無能為力。
去年我的媽媽生病住院的時候,做完手術的那晚,我在她的床邊守了整整一夜,看著她難受的樣子,強韌痛苦不驚擾我們的樣子,我不知道該怎么辦。非常的無助。
前段時間喜歡的一個作者的朋友去世了,也是卵巢癌。年紀輕輕三十多歲,剛剛成家,去日本讀博士期間病發。這位作者寫了好多關于這位朋友的文章,這位朋友也時常會寫一些。以前覺得和病魔作斗爭是一個人單槍匹馬的戰爭,現在想來,那是一個人提刀上陣,卻也賠上了所有愛我們的人的關心,把他們傷害的也體無完膚。
希望所有人都能夠堅強,珍惜活著的每一天的時光。
5
我非常喜歡一個作家——劉同。他寫了誰的青春不迷茫系列的三本書《誰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向著光亮那方》。每一次我買他的書都是新書上市過了好久才買,一個原因是便宜,一個原因是想等時間冷卻下來再慢慢的讀。他的文章寫得其實并不美,但是很喜歡他的那份認真和執著。能夠把自己的愚蠢、努力、堅強……寫出來給陌生人看,這本身就需要極大的勇氣。
曾經,網絡上瘋狂的流傳著一篇名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文章,有朋友告訴我,我們一輩子只配活在社會的底層,寒門固化著我們的思維和朋友圈,就像一個金字塔我們爬了一輩子也許才能爬到中間,可是有些人一出生就在頂尖。可是,關鍵還是在于“爬”不是嗎?今年春節的時候,網絡上又火了一篇文章《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講述農村的蕭條,生活在農村看不見未來。但是,春節時好像還火了一篇一位中學女校長的講話,作為學生,該奮斗的年紀就是要奮斗啊。
如今,網絡發達,各種信息鋪面而來,消極的、積極的、雞湯式的……不管那些信息怎么來,怎么轟炸,還是要保有自己的信念。在這些爆炸式的信息中,檢索提煉,形成自己健康的三觀,比什么都重要的。
6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過年在家有很多人都詢問我的個人問題了。由于家在農村,確實也沒有城市人的遠見。我家附近上學的女孩兒現在只有我和另一個在鄭大讀研的女孩兒了。對于那些問題,笑一笑就好了,沒必要太認真。同學都在替我著急,我卻絲毫沒有著急的意思。我只是在讀研,沒有絲毫的收入,我還沒有看到我努力的成果,我真沒心思去想太多。
有時候我也會懷疑我是不是跟社會跟朋友都脫節了,但那不是。我的好多朋友們,她們也都在努力的工作和學習著。我們每一點的努力好像都是在證明,我們憑借自己的努力一樣可以生活的很好。
7
大連的春天來得很晚,五一節,大連櫻花節才要到來,桃花才會有衰敗的跡象,柳樹的枝條才開始青嫩翠綠,銀杏剛剛發芽,法國梧桐還是一片黑黑的枝椏……
大連的秋天卻來的很早,國慶節還不到,到處都已經是蕭瑟的黃,但這也是一種別樣的美。
走在大連的街上,多彩的霓虹點綴著城市的繁華;漫步在校園中,一花一草一木都積蓄著自己的力量,漫天的星光是大自然的饋贈。
我們的每一種存在,都有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