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中華小廚師、中華小當家
原名:中華一番
作者:小川悅司
題材:熱血、美食
連載時間:1995年 - 1999年
版本:單行本
出版社:東立
卷數:17
獲獎情況:無
★故事梗概
年輕廚師劉昴星為學習廚藝到廣州陽泉酒家拜師修行,經過不斷磨練逐漸成長,終于成為了史上最年輕的特級廚師,成長過程中還結交了一群熱愛廚藝、志同道合的好友,之后為了與“黑暗料理界”對抗,與朋友們一起踏上尋找傳說中的廚具之路。
★作品與我
第一次接觸這部作品是通過電視播放的動畫版,動感的OP,新奇的題材,引人入勝的故事,輕松俘獲了年幼的我。記得自己特別喜歡第三首OP《君さえいれば》,但當時沒有發達的網絡下載,甚至搞不清歌名,就借同學一臺有錄音功能的walkman,自己錄到卡帶上美滋滋聽起來。動畫版在各電視臺看過多遍,但漫畫版直到大學時才第一次接觸,那是在加入大學社團“風云動漫社”后,活動室書柜里有一套四拼一可以借讀。跳入紙片圈子后礙于這套漫畫絕版高價一直沒有入手,直到2013年,圈子里有朋友不謀利的出坑,原價轉給了我這套自藏書,一直呵護至今。
★隨便曬曬
封面:看這封面的畫風還真不是我的菜,但故事中的畫風會舒服很多
書脊:東立標志性的老虎頭
封底:每卷都會介紹一種中華美食或食材
?版權頁:1996年一刷,這么多年再刷多次,賣的不錯。
每一卷中都會收錄一頁作者的四格,內容都是創作作品過程中的花絮。
★東拉西扯
第一卷劉昴星剛到廣州時的吐槽亮了,廣州在這方面果然聞名已久了啊~~
初期的故事中,那些對決的菜品,烹飪方法和成品都還算接近現實的,而且每道菜都會有較為詳細的制作說明,看著感覺自己照著做法下廚應該也能做出來,后來在網上還真的見到有能人把作品中的很多菜肴真實做了出來,但那種掀開鍋蓋就是一道圣光、吃了就能爆衣高潮什么的自然不可能啦~
大反派組織叫做“黑暗料理界”,都是水滸梁山好漢的后代,總部位于梁山伯,旗下108位廚師,人人都有繼承水滸108將的綽號,其中領導層5人稱為五虎星:入云龍凱由,浪子彥先,青眼虎密拉,豹子頭亞刊,飛天大圣朱七。為何選這5個綽號真不理解,每個人在都有某方面的特殊能力。
對了,作品中有一位人物必須說說,就是和豹子頭亞刊形影不離、作為助手的李可,綽號瓊矢鏃,這個人物戲份不算多,但人物塑造很討喜,一個機靈可愛的女孩紙。不過既然她叫瓊矢鏃,那我覺得亞刊就該叫沒羽箭才貼合水滸傳。
中后期,準確來說是從和黑暗料理界正面對決開始,為了提高對決的觀賞性,設計的菜品逐漸走上了夸張路線。不但菜品設計夸張,更主要是廚具和烹飪方法讓人驚呼“這也行”?例如為了烤魚把整條江點燃、利用投石機完成料理、把名勝古跡當做廚具等……雖然夸張,但確實還是很燃的,而且換個角度就當看作者腦洞了。
隨著主角團隊不斷認識新朋友、不斷收服敵人,最終毫無懸念的把黑暗料理界打敗了,但是不得不說后期故事雖然還基本保持了腦洞和燃,但節奏失控,明顯是趕工甚至爛尾腰斬,很多前期的鋪墊和伏筆都沒有展開,草草結尾,最難以接受的就是反派兩大最終boss刻畫地也太弱了,前面吹了半天結果。。。原諒我想笑!
相比漫畫原作,動畫版在故事上有很多的改動,甚至因為當時漫畫結局還沒有畫完,動畫版自己創作了一種結局,因此讀漫畫時很多地方與記憶情節不符,比如人名差異就非常大,后來從網上知道了動畫版人名的由來,那是2000年臺灣以《中華一番之滿漢傳奇》為名重播《中華一番》時,因贊助商為統一集團,因此動畫中許多人物在重播時都冠以該公司產品名稱:
劉昴星——小當家——小當家干脆面
梅麗——嘟嘟——滿漢嘟嘟好原味小香腸
羅添大師——十全大師——十全雞精
丁油——及第——及第水餃
三杰——阿Q——阿Q桶面
好厲害的廣告植入!
最后是兩則相關消息:2017年,作者連載續作《中華一番極》,不知道中文版何時出版;2018年,有消息稱東立將引進該作品的愛藏版,因為絕版高價沒有入手的朋友可以歡呼啦!
★個人小評
整部作品,作者巧妙的將美食和熱血結合,設定了暗黑料理界、傳說中的廚具等各色有趣的內容,我認為作者一開始就想好了整體的架構,例如邵安的復仇,與黑暗料理界的戰斗等,前期都有很好的伏筆,但中后期由于某些原因突然加快了節奏,拋棄了很多設定和劇情,草草收尾,不過整體上依舊是一部優秀的作品。讓我點贊的兩段內容一是麟艦宴席料理四連戰,二是劉昴星和豹子頭亞刊的第一次對決;讓我搖頭的兩段內容一是最后結尾大boss們的莫名其妙,二是劉昴星和趙梅麗在菊下樓的感情危機。
★個人主觀無責任評分(滿分5):
畫工畫風:3
人物塑造:3.5
故事情節:前期4,后期2,綜合評價3
裝幀設計:3
入手難度:4
其他意義:童年經典動畫作品,熱血美食類作品鼻祖?
綜合評價:3.5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