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曾無數次想過這個問題?
自己究竟是為了什么而活著。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就像什么是愛一樣。大到你找不到自己。
它不是算數題,它沒有固定的答案。
有人說,她認為自己是為了愛而活著。
有人說,她認為自己是為了家人而活著。
還有人說,她認為自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感知這個世界而活著。
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為了死亡而活著。
也許當你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會覺得這個作者有神經病,會說:難道我們辛辛苦苦,努力地活著,是為了死亡?
沒錯阿,我們就是為了死亡而活著。
在這個星球上,我們可以憑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去改變許多東西。但唯獨有兩樣東西,卻是我們怎樣付出,怎樣努力,都永遠無法改變的。那就是時間與死亡。
時間如流水,奔流不息,永不回。生命像朵花,新生到成熟,成熟時花開,花開后衰敗,逐漸凋零,飄落大地,殘存縷縷花香。
大自然的規律,萬物的法則,等在我們生命的盡頭,是人之常情,終難逃一死。
小時候,我們還不明事,便不會考慮自己為什么活著。在父母的疼愛下,可以無憂無慮地享受著生活中的一切美好。
手里拿著一個冰激凌就開心得飛起來,吃一塊比巴卜的泡泡糖也會笑得眼睛瞇起來,買個小玩具都可以興奮得睡不著。越簡單越純粹,越純粹所以越幸福。
后來,我們長大了,心智成熟,思想獨立。也漸漸有了許許多多的追求和遠方。同時,也開始在夜深人靜,遭遇挫敗時,變得猶豫,迷茫。重復著問自己,到底為什么活著?
為了所追求的一切,所憧憬的遠方而活著。
因為只有當你得到你想要的一切,抵達過每一個所憧憬的遠方后,你才能能夠在死亡來臨時,勇敢地,平靜地,坦然地去接受它,去到另一個世界。
我們就是為了死亡而活著,為了死而無憾而活著。
許多讀者和朋友經常都在感嘆,覺得自己活得好累,很疲憊,感覺自己生不如死,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么。
大概了解了之后,我發現這類人,有一個共同特點,時間太多,生活很閑,人生沒有追求,沒有欲望,更沒有信仰。甚至嚴格意義上來講,他們都不能算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沒有獨立的思想和追求,沒有獨一無二的靈魂。
他們不知道活著的意義就是讓生命變得有意義。
什么叫有意義?并不是戰死沙場,成為科學家,成為各種家才叫有意義。
時間無悔,心中無愧,有追求,有遠方,活出你自己,就是有意義。
我們身邊還存在著一大堆膽小懦弱的人,他們有酒,有詩,有遠方,但卻沒有說走就走,說做就做的勇氣。
他們瞻前顧后,總是不停地在眾人耳邊說著今年的各種計劃,要去哪里看風景,要學會什么本領等等. . . 然后整整一年都在重復這句話,卻始終沒有向著遠方邁出過一步。
他們遇到喜歡的人,會特別地膽怯,不敢表達心意。他們擔心自己被拒絕,擔心最后朋友都沒得做。
他們從一開始就弄錯了“我喜歡你”的主語。主語不是“你”,而是“我”。
我喜歡你這件事,是我的人生軌跡,無關乎你回應,不管你喜不喜歡我,它都已經發生,并刻在我生命的時間軸上,誰也抹不去。
發生就已經很好了,能遇見就足夠幸運了。你知道我喜歡你,我的人生便沒什么好遺憾了。
所以我們為什么活著?
為了將來有一天,能夠親口對心愛的人說一句:我喜歡你。 對年邁的父母說一句: 謝謝你們。 對親密的朋友說一句: 感謝陪伴。
想做什么,一定放心大膽地去做,不要怕失敗,因為每一次失敗,就離成功更近一步。
永遠要為了自己而活著,不要活在別人的眼光中。你是一個單獨的個體,有自己的人生,你想這條路多寬闊,它就可以多寬闊,你想這條路很精彩,它就可以很精彩。
一切都在于你自己。
反正大家最后都一樣,兩眼一閉,什么都帶不走。只求閉眼的那一刻,回想這一生,不會有什么想做的事情沒有做,不會有什么想見的人沒有見,也不會有什么想去的地方沒有抵達。
用心過好每一天,珍惜活著的每一次跌倒和每一份堅持,珍惜每一次心動和每一句我喜歡你,珍惜每一次相遇和每一場擁抱。
這樣的話,即便明天來的是意外,我們也可以平靜的去面對,不讓自己有遺憾,不對他人有愧疚。
這就是我們為什么活著,
為了死亡而活著,為了死而無憾而活著。
為了離開的時候,勇敢,平靜,坦然
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