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有一個村莊住著一家姓王的人家,家里過的還算富裕。一家三口,老兩口一個姑娘。名喚雨蘭。雨蘭長的如花似玉。從小跟鄰居張家一小哥一起長大青梅竹馬。
張家也是一獨生兒子長的一表人才。可張家一貧如洗,日子過的很艱難。張家老漢又早年過世,娘倆相依為命。
張家小哥很喜歡雨蘭。雨蘭也很喜歡小哥。小哥就像大哥哥一樣呵護著雨蘭。
兩個人漸漸長大,就產生了愛情,兩個人非常相愛。
兩人的事被王家老漢看出來。
從此王家人就把姑娘看起來,老漢讓王家大娘寸步不離的跟著姑娘。
并且還托媒人說親。把姑娘許配給后村的馬家。馬家是一財主,家里一獨生兒子,是個病秧子,天天病歪歪的。
姑娘哭著求母親說:媽媽你就忍心把女兒嫁給一個這樣的人嗎?母親含著淚說:這都是你父親決定的,媽媽也沒辦法。媽媽也知道你跟張家小哥好,可他家太窮。你父親死活都不同意。馬家把彩禮都過來了,并且把娶親的日子也定下來了。媒人說了:他們家找看先生給你們看了。過門后沖沖喜兒就好了。兒啊你就認命吧!
眼看著娶親的子日快到了。姑娘以淚洗面。
張家小哥看不到雨蘭也像丟了魂兒似的。
明天馬家就來娶親了。
雨蘭哭著對母親說:媽明天我就被娶到馬家了。你讓我見見張家小哥行嗎?
姑娘是娘的心頭肉啊!母親就答應了。說:下午你父親到銀匠鋪里去給你取鐲子。他走以后你去王家見他吧。
吃完中午飯王家老漢說:我去鎮上把姑娘陪嫁到鐲子拿回來。你們娘倆把陪嫁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別等明天人多來回抓瞎。
老漢走了以后母親就讓雨蘭去了張家。
兩人見面哭成了淚人,張家媽媽說:孩子你們說話我出去看著點。張家媽媽去門口望風。
雨蘭與小哥哭著抱在倆一起,雨蘭說:我今生今世都是你的人。我要把青春一切給你。……
馬家熱熱鬧鬧的把媳婦娶了。
婚后馬家公子病情更重了。雨蘭天天喂飯喂藥。馬家公子的病也不見好,過了幾個月就起不來炕了。
雨蘭身懷有孕了,可把馬家樂壞了。兒子雖然要不中用了,可有了孫子也是天大的喜事。懷胎十月雨蘭生了個大胖小子。馬家上上下下歡欣鼓舞。
不些日子馬家公子死了。雨蘭成了寡婦,養著兒子過日子。小孩名叫來喜。
來喜長大以后非常英俊,也很聽話。眉眼之間透張家小哥的英俊。雨蘭心里非常滿足。
過了一段時間聽人們說:后山光明寺廟里有個道空法師,能給人消災消難。寺里香火很旺盛。
這天雨蘭吃完早飯沒事干。就找鄰居做伴,去廟里進香許個愿。從馬家到后山廟里有條河,河水不深來往都是趟水過河。
雨蘭來到廟里拜佛進香,心里默默的許愿。愿我的來喜無災無難,愿我的張家小哥太太平平,有生之年菩薩開恩讓我見一面張家小哥。
正在這時聽見有個和尚走到雨蘭跟前叫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女施主你是為自己許愿還是為兒女進香?雨蘭聞聲回頭一看,啊!這不是我張家小哥嗎。雖然十幾年不見,可還是認出來了。
這時和尚也認出了雨蘭,兩人都僵到那里。誰也說不出話來。雨蘭低下頭說:你咋在這里?這些年過的可好?
和尚說:雨蘭妹妹沒有你我能過好嗎!從你過馬家門以后,我就心灰意冷。我娘去世以后,我就出了家當和尚。 深伴孤燈,念佛誦經來度殘生。
說著和尚淚流滿面,雨蘭也是淚不成聲。
這時聽到鄰居跟小和尚的說話聲。兩人敢快擦去眼淚。雨蘭說:這也是老天有眼菩薩顯靈,在這里見到你。以后我常來看你。說完兩人匆匆分開。
從這以后雨蘭經常來廟里進香拜佛。
來喜漸漸長大認真讀書。后來考取了功名。當上了當地的縣令。想接母親去城里享福,母親說什么也不去。
來喜是大孝子,也早知道母親跟和尚的事,覺的母親年齡大了,來往不便。就在這條河上修了一座橋,供母親來往。
后來有人問來喜,你為啥明知到你母親跟和尚的事。為啥還修橋?來喜說:我修橋是為母盡孝,以后我要殺禿驢再為父報仇。
這話傳到母親耳朵里,母親就把和尚是來喜親生父親,說給來喜。來喜聽完備受感動,就打消殺死和尚的想法。還常去關照。從此光明寺廟香火更加旺盛。
后來人們管這座小橋叫盡孝橋。
2017年10月2日
二斗八作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