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糖讀書會/《她力量》第零期
【時間】2018.10.24
【場地】北京雙橋,家居套房,導師工作室—“女神的花園”
【參加人員】20位,且全部為女性。不同年齡,不同職業和身份。(有一個男性是導師助理)
【初入感受】
1.準備了簽到本,點心、水果、香薰蠟燭、鮮花,還有小毯子,筆和A4紙。可現場購買書籍和故事手賬本。
2.分享會場在客廳,其他房間有咨詢室、會議室。客廳場地布置很簡潔、溫馨,有安全感。洗手間準備了護手霜,超出意外的驚喜。
3.導師非常和藹,開朗,初次見面就熱情詢問,讓人覺得沒有距離感。
【分享會環節記錄】
1.閉眼盤坐,導師帶領大家做一些身體的放松和冥想活動,類似身心靈的聯結。—打開身體。
2.冥想活動完成后,導師讓大家開始書寫。以“我聽見自己說…”“我真正需要的是…”開始自己的隨意不需要思考的書寫。—心的書寫。
3.自我介紹。以“姓名、從哪里來、今天帶著什么力量而來”三個方面簡單介紹自己。
(小插曲,剛進屋冉冉老師問:你是…?我回:我是來參加讀書會的。冉冉老師向大家分享,本來是要詢問我的名字的,沒想到我回答得這么實在。所以我成了第一位做自我介紹的成員。——我是帶著小女生的羞怯和『勇氣』的力量而來的)
4. 導師介紹自己為什么選擇《她力量》閱讀分享。--(書店偶遇,閱讀后很受啟發,導師視本書為2018年最大收獲之一,并認為其對女性職業和工作的現實指導意義超過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
5. 大家開始依次朗讀書籍的序章部分。—(每人閱讀6-7行不等,自由選擇停止。閱讀期間大家自由作筆記。每人兩輪,持續時間約1個小時,未讀完序章,導師叫停。)
6.導師引導大家就閱讀的內容,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作分享。—重點關注哪些引起了自己共鳴?
7.中場休息10分鐘。
8.導師繼續引導分享。—重點在什么是自己可以馬上“大膽作為”,采取行動改變的。
—(經過兩輪引導的分享,每一位參與人員都得到了表達自己的機會。每個人分享后,導師都會做出的積極的反饋,或建議 或祝福 或話題延展,可以感受到導師全然的接納和包容)
9.導師總結本次分享會,并介紹后面的收費活動安排。(為了更好的時間和運用書里的工具,會每周三帶領閱讀一個章節的內容)
【分享的收獲】
一、男性在職場中更樂于談論他們企業的愿景和計劃,就算旁人覺得很夸張,自己也會無所畏懼。而女性更傾向于先做好充足的準備,才會去展開談論和合作。
——對這一點感觸很深,是因為突然想到了自己的boss。他在對外談論公司的時候就是這樣的狀態,而我始終卻有一種boss過于夸且無法落地的感覺。
二、只為他人一點點的進步而歡呼。我們常常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會因為對方的退步或者無作為感到挫敗和沮喪,但如果丟掉沉重的包袱,不要太過于看重自己對他人的幫助,明白他人的進步是因為他自己的努力,退步也同樣是因為他自己的“努力”。
——想起了我對于身邊弟弟妹妹的勸導和說教。
三、就在寫出的東西是垃圾,但我也有寫出垃圾的自由。
——還記得上次和一位長輩見面,關于一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想過,但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現在才驚覺這句回答的問題所在。如何定義“準備好”,怎樣才算是“準備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而這些理解同時也可以成為每個人的借口。
“你寫的是垃圾嗎?
我認為現在寫的是。但我好像有寫出垃圾的自由。更何況這些都是我自己真心創造的。”
四、關于【16歲、26歲、36歲】的思考
分享會上,一位母親帶了自己16歲的女兒,介紹完之后,旁邊伙伴發出羨慕的聲音:“現在是一個最花季最快樂的年紀了。”這時候冉冉老師說,“16歲不一定是最快樂的,現在回看,我覺得36歲的自己比16歲的時候更快樂呢。但花季是一定的。”聽完的瞬間突然感到一股暖流,充滿了能量。這是一種怎樣的篤定和自信,也是一種怎樣的態度,又是要擁有怎樣的經歷才能說出這樣的話。我好奇和羨慕。我也想要在我36歲的時候,能有這樣的底氣和勇氣。而在我羨慕他人的時候,突然發現好像我也在被無數人羨慕著,因為我26歲。
26歲的我覺得自己有時候長大了,有時候又還是孩子;有時候充滿了勇氣,覺得可以面對這個變化無窮的世界了,有時候又害怕了;有時候想一往向前,有時候又退縮了……在花季的16歲與成熟的36歲之間,26歲好像無法定義,因為有無限可能。
叛逆卻青春花季的16歲,
焦慮卻令人羨慕的26歲,
輕老卻成熟自信的36歲,
一切還在繼續。是無限可能,但需要找到自己內在真正的夢想和力量,也需要找到正確的方向和方法。
【分享的感悟】
這是我在北京第一次參加這樣的線下活動,遇到的時間剛剛好。正是在我急切的需要汲取外界的力量的時候,“她”來到了。謝謝把“她”帶到我身邊的你~
我一直思考,如果“真正的成長都需要自修自得”,那這樣的活動真的還有參與的必要嗎? 現在的我,好像找到了一些答案。因為在“自修自得”之前,我們還需要找到正確的成長方向,還需要找到“自修自得”的力量源泉。而我們需要的這些“尋找”,正是這樣的活動的意義所在。
我想,每一個城市的女性,每一個年齡的女性,每一個行業的女性,都有屬于自己的煩惱。選擇參加這樣的活動,不是要和別人抱團取暖去對抗世界,只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會有坎,而每一個人的夢想都會很美。??? ??? ?
——爻爻寫于回家的北京地鐵
與親愛的你們分享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