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秋假期,關于喬任梁自殺的新聞讓人們再一次關注抑郁癥。許多人對抑郁癥一知半解,甚至有人認為“抑郁就是不開心,過兩天就好了”,或者誤認為“吃藥就可以了”……事實上,抑郁癥已經成為現代社會最可怕的隱形殺手。
同樣的,提到帕金森,一般人都會想到震顫、遲緩、步伐不穩等運動癥狀,很少會有人想到,帕金森病患者也會有情緒問題,比如抑郁。其實,帕金森和抑郁的關系比我們所想的更為密切,甚至有些帕金森患者的首發癥狀就是抑郁。
有些患者一開始不明原由的情緒低落,在心理門診被診斷為抑郁癥,接受治療后又出現一些新癥狀,比如手抖。這就是以抑郁為首發癥狀的帕金森病。更多的患者是本來有帕金森病,隨著病程持續,長期受慢性病困擾,患者可能終日憂傷、心情沉重,并對家人亂發脾氣,影響到家人的情緒,生活質量大打折扣,造成情緒的惡性循環。
有研究表明,帕金森患者中抑郁的發病率約為30%-40%,其中僅20%能夠得到治療。如果帕金森病患者伴發抑郁而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患者將會面臨自身殘疾和生活質量降低的雙重風險。因此,對于帕金森中的抑郁,我們要及早發現并及時干預和治療,還要正確面對這一群人,給予他們支持和關愛。
抑郁癥是可治可控的,治療主要為抗抑郁藥治療。有研究表明,在就醫的半數患者中,抑郁癥發作再6個月內可以緩解,3/4患者再2年內可達到臨床痊愈;抗抑郁藥的鞏固和維持治療能有效降低抑郁的復燃率。
我們該如何面對抑郁癥和抑郁癥患者?
1、不要歧視,不應該從道德角度評價抑郁癥狀,如指責患者懶散、不思進取等,將疾病與思想道德問題混為一談。
2、表達真誠的關心、理解和支持。
3、做好陪伴和支持,陪伴中應該給予充分的關注和溝通,家人、親友的情感支持和幫助對于患者恢復自信、改變癥狀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4、重視運動的作用。抑郁癥患者往往因癥狀影響不愿參與運動,家人親友的陪伴、鼓勵在此時就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帕不怕”公眾號——panopo ?特別為大家定制了焦慮、抑郁自測量表,量表將綜合評估您目前的抑郁思維模式,得出您的測評分數,會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建議。
我們給您說一下自測量表的具體位置,您找到后就可以自評了。
輕松四步走:1、關注“帕不怕”公眾號(文末有我們的二維碼,掃描一下就能關注);2、先點擊公眾號主界面下方的“自我測評”,再點擊“隨身測”;3、選擇點擊目錄里的任意量表,開始自評;4、評后系統自動顯示結果,還有指導性建議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