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到長沙。
正好晚上是中國對韓國的世界杯預選賽。中國贏了,特別棒。
下午到萬達廣場拜訪客戶。
在樓下被一個妹子攔住,自稱在校學生,做社會實踐。
(之前進行了簡單介紹,回想起來,連名字都不愿意說。潛意識里已經標記了不信任?所以:信任是從第一印象開始的。)
“就耽誤您20秒,給個機會。”
“好。”
“所以您是剛畢業么?”
“不是。”
“那還在讀書?”
“沒有,工作很久了。”
(這段5秒的尷尬寒暄是為了什么?所以:快速切入正題。)
“祝你工作順利,生意興隆。我們是blah-blah-blah...”
(指著表格開始介紹,看了標題好像是捐款的形式,記錄著有貢獻30,50,100之類的。并沒有記住具體是什么。還要提供姓名和聯系方式,315剛過,反正不會給聯系方式的。)
(此時和客戶約的時間還有13分鐘,作勢要走...)
“您別走啊,給個機會...”
“對啊,你說的20秒,早過了吧。”
“哎呀,您怎么這么嚴肅,說20秒就20秒。”
轉身離開。
整體復盤的話:
首先,自己提出的20秒,我會假設你已做好準備,能在這個時間里給我個還算有誠意的pitch,然而結果好像是完全浪費了時間。
其次,嚴肅?我們在討論的是時間是不是?why so un-serious?
最后,機會有了,沒抓住。怪誰?
那,其實對于自己的工作也是一樣的警示。
做好準備。認真對待自己和他人的時間。抓住機會。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