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為動為陽,氣無形主功能,血有形主形質;氣血就是一個陰陽的結合體;氣行血行,氣滯血瘀;氣溫血滑,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人體生病在于氣血過弱,但很多人氣血弱是一種假象,問題是動力不夠,從而形成瘀滯。
中醫病類
外感:傷寒
瘤:痰濕和淤血互結
《砭經》開宗明義糾正砭術的誤解:“砭術失傳久矣,砭石治病,非針非灸,世每以砭為針,誤已久矣。”
虎符銅砭刮痧特點
1、特殊材質:虎符銅板由黃銅所制,能與人體達到非常優的共振頻率;
2、刮拭升溫:刮拭部位溫度升高,入脈之氣也是加溫的;
3、化解瘀結:寒則聚,熱則散。入脈的氣溫度加高,有利于化解脈里瘀結;
4、能量更強:銅板在穴位上進行旋轉磨,入脈的氣也是旋轉的,穿透力強,有利于把氣通達更遠更深的部位;
5、效果佳:刮痧的效果取決于氣滲透的深度。旋轉的氣更容易通達臟腑,增加療效。
甲述砭之本:
一曰天 煉石補闕,取法于天
二曰地 水火木土,因地之利
三曰人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砭雖小道,其用甚大,救世活人,百病皆治。凡施術者,當法天時,因地利、存人和,合天地人為一體,而以至誠出之,自無不效,誠則靈也。
乙述砭之體:
一曰石 石取其堅而攻之
二曰玉 玉取其潤以溫之
三曰藥 藥取其靈以和之砭之體,玉石兼用,而以藥力補其不足。藥別有方,以中和之品為主,虔誠秘制,有百益而無一損,幸勿疑也。
丙術砭之形:
一曰圓 似球非球 取象于天,其用在圓
二曰平 似權非權 取象于地,其用在平
三曰直 似針非針 取象于人,其用在直砭之形,不出三者。無論玉石以舊為宜,用逾久者效愈神。上古用石,各有其器,三代尤多美玉,訪而求之,不難獲也。
丁述砭之用
一曰水 水者溫石于湯 以保其熱也
二曰火 火者煨石于灰 以傳其熱也
三曰心 心者藏石于身 以養其熱也砭之用,首在于熱,人生則熱,死則冷。病每起于冷熱不調,砭術一以熱救之,起死回生。熱之為用火矣哉。偶有奇癥,宜用冷砭,則在例外。
戊述砭之訣
一曰點 點非針也,點其中而不必刺其體
二曰熨 熨似灸也,熨其外而不必灼其膚
三曰摩 摩即按也,摩其周而不必振其骨砭之訣,惟在乎動。氣血不和,則疾痛起。點也、熨也、摩也,皆動之機也。以砭行之,手到而病自去,疾痛乃若失焉,豈不神乎其技哉!
己述砭之效
一曰符 先畫符以鎮其氣 符見后
二曰咒 次誦咒以肅其神 咒見后
三曰方 再配方以取其效 方見后述砭之效,而舉符咒,非迷信也,非神秘也,新法所謂精神治療也。蓋天人體一體,感應之每有不可思議,至誠如神,不吾欺也。
庚述符
一曰龍虎符辛述咒一曰砭砭咒壬述方一曰雄黃丹方有藥,十余味,以雄黃為主,故曰雄黃丹。照方配制各研細末,或為大丸如球,或為大錠如杵。臨用蒸熟,套以綢囊,對正穴道,或點之、或熨之、或摩之,代行砭術,務期熱氣透入。過熱則提隨起隨落,勿使傷膚,熱退再熱,再砭以三為度輕者一日重者七日,立可見效,即沉疴久病假以時日亦莫不能愈焉。
癸述主治要略:
一曰認癥。治病必先認癥別,有主治,各病詳表,認明病癥的酌量輕重,然后行砭。
二曰取穴。病癥既明,應取何穴。別有圖表,按表對圖,審慎行砭,毋稍疏忽。
三曰應急。按穴行砭,此為正治。若有癰腫、跌損等病,各砭患處,亦收急效。
四曰求救。砭治之主,惟動與熱,必使熱力直達病奧,透脈徹絡,周流舒暢,始收砭治之效。
五曰從宜。砭時宜佳日,宜靜室,宜安體,宜注意,砭后宜暫憩,宜忘病,宜護躬,宜絕欲。
六曰切忌。忌冒風,忌勞力,忌暴怒,忌縱情。不潔者不治,不信者不治,不誠者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