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2017年還有三天的時候,我躊躇滿志地參加了兩個閱讀活動計劃,準備在2017年加大閱讀量,豐富自已的內心,充實自已的大腦?,F在已經過去了20天,在熊貓書院堅持一周一本書,讀完了《如何閱讀一本書》,《自控力》、《拖延心理學》三本書;在十點讀書會是10天一本書,讀完了《小王子》、《紅改瑰與白玫瑰》、《邊城》三本書。在這期間重拾《追風箏的人》,零碎進行讀者等幾本雜志的閱讀,但是越讀越迷茫。
熊貓書院安排的這三本書,都是屬于方法論書籍,在年初開場首先學習閱讀方法,提高自控力、走出拖延怪圈,確實為后面的閱讀之路從方法、思想、以及行為上做好了鋪墊。我覺得能堅持下來的原因主要是每天閱讀時間短,只有15分鐘,將原著提練出精華部分供學員學習,而我用每天醒來賴床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然后起來開始半小時瑜珈的練習,感覺這樣的時間搭配還不錯,即舒適,不覺得辛苦又能完成兩個計劃,讓一天的開始變得有成就而且神清氣爽。但實際上通過這段時間的閱讀,我的內心還是空空的,沒有達到預期的收獲,本來想著每本書閱讀完后會很輕松的完成一篇讀后感,結果卻不盡人意,根本寫不出來多少感受。
參加十點讀書會計劃,因為沒有管理制度,全憑自覺跟讀,我是每天晚上睡前進行。讀小王子的時候我在前兩天是跟著閱讀計劃,但感覺不過癮,被里面的情節所吸引,就在Kindle上下載電子版,集中兩天讀完了,在讀紅玫瑰與白玫瑰時,沒有跟計劃同步,章節沒讀全。在看完最后一天的小結后,翻到前面將沒讀的章節一次讀完。邊城是我在Kindle上下載小王子j時一起下載的,所以也就迫不及待提前看了一部分,還沒看完。相比在熊貓書院看的三本書,還是比較喜歡小王子、紅玫瑰與白玫瑰、邊城這三本書,也能多多少少留有印象,但也只是隨風而飄的云罷了。
我想起一句話:很多人都是因為想戰勝拖延才買了拖延心理學,但又因為拖延而看不完這本書。我是戰勝了拖延癥完成了即定的目標,卻又因感覺沒有收獲而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