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這已經是“2020暑期興成長計劃”的第四課時了。從《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不同年齡段的閱讀策略》《詩詞閱讀之旅》,到昨晚的《電影課程——閱讀新體驗》,對于小學語文教師閱讀提升班來說,單單從題目上來講前三節顯然與語文教學密不可分。在沒有開始第四講時,我還在嚴重懷疑電影與語文學習有什么必然的關系?當然,在這之前,我不否認電影對學生的教育意義。電影世界里也不泛有很多與教育有關的電影,比如說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老師,你好》,還有反應校園欺凌的《少年的你》《悲傷逆流成河》等等。但從沒有一個電影讓我意識到,她與班級管理竟然如此的相似……
? ? ? ?說電影
? ? ? 《巔峰體驗》——這已經是我第二次觀看了,說實話第一次看完后基本沒什么感受,并沒有帶著問題走進“故事”。但昨晚的觀看,讓我深有感觸,這簡直與班級管理如出一轍嘛!一個臨時集結的“萬里素騎行”雜牌軍,在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帶著“隱患”開啟了上海到拉薩的素食騎行之旅,歷經63天的時間終于抵達了海拔高度3650米的西藏拉薩,完成了最初的萬里朝圣的愿望。他們當中有大學老師、有電影導演、有企業管理著、有車行老板,有全職媽媽……無論男女,相信這一次騎行必定讓他們終身難忘。騎行過程中,困難重重,挑戰重重,他們克服了身體的不適,外界的干擾,成員的不解,由一個一盤散沙的“團伙”成長為一個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團隊”,其中心酸只有親歷者更有話語權。無論是活動發起人姜禹誠,活動的第一任隊長楊波(4s點店主,擁有豐富的騎行經驗),活動的第二任隊長王磊(青島大堂董事長),還是曾經無視紀律的抽煙、遲到的“搗蛋鬼”,相信經歷了萬里素騎行之旅,無論曾經帶著怎樣的目的出發,如今他們一定在這場與眾不同的旅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 ? ?說閱讀
? ? ? 問題一: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 ? ? 說起閱讀,我覺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讓一個孩子喜歡上閱讀,我覺得興趣的至關重要。那如何讓學生愛上閱讀呢?我覺得可以從一下幾方面進行:
1.晨讀必不可少
? ? ? 晨讀不在乎讀什么,當然這句話有偏激。我只是想表達,首先要培養孩子晨讀的一個習慣,就像最初培養孩子讀書習慣時,我們要因人而異,因“童”而異,從孩子的喜好開始,無論是大眾流行的繪本故事、漫畫故事,甚至是小眾喜歡的軍事題材,只要喜歡讀,就已經是一個完美的開端了,切忌強行阻礙,慢慢引導才是最正確的做法。比如,我們班里的晨讀,要從“彩虹花晨讀”開始說起。說起來,我也是彩虹花晨讀的受益者,本身來講我就喜歡朗讀,通過第二屆青椒計劃的學習,認識了時朝莉老師,從那時起便與彩虹花有了不解之緣,也就是從那時起,我便帶著我的孩子一起走進“彩虹花”,走進晨讀。當然,時老師的晨讀課程都是有規劃,有體系,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兒歌。孩子們學起來更是盡頭十足,從起初的靦腆不張嘴到最后的手舞足蹈,其中變化不言而喻。
? 2.午讀參與其中
? ? ? 說起午讀,我在班級建立了圖書角,還專門請學校的美術老師為圖書角題字“最是墨香能致遠,求學惟有讀書高”。圖書角的書籍有我從學校閱覽室借閱的,每周都會更新。也有學生自己從家帶來的“交流書籍”,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圖書角在大家的努力下便建立了起來。“螞蟻雖小,五臟俱全”,雖然圖書角不大,但我們同樣設置了圖書管理員職位,這是一個輪流的崗位,每天負責記錄同學們借閱的書籍,自己圖書角的衛生和圖書的擺放工作。每天午餐結束,孩子們稍作休息后,便開始了我們的午讀時光。伴隨著一曲舒緩的輕音樂,孩子們開啟了自己的午讀時光……此情此景,歷歷在目,每一個專注的眼神,每一個綻放的笑容,想想就特別的開心,來自心底的甜美。
? 3.活動激發動力
? ? ? 都說一個行為的養成需要21天的時間,若干個21天后,這個行為便可以根深蒂固,融進你的DNA當中。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兒“恐怖”,哈哈。為了陪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我們開始了班級的21天計劃——讀書打卡活動。從第一個21天的堅持到若干個21天的鞏固,從第一個紙質獎狀的親切到電子卡通獎狀的喜愛,孩子們得到了成長,收獲了知識的同時養成了濃厚的閱讀興趣。為了鞏固這一行為,我們還曾開展過“整本書閱讀推薦會”。疫情期間,我們班級開展了《長襪子皮皮》這本書的推薦會,也第一次開啟了我們的整本書共讀活動。“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閱”,雖然不能面對面,但也可以“屏對屏”,雖然隔著屏幕,但我可以感受到孩子們濃厚的閱讀興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說得很好,教給孩子再多的知識不如培養孩子一個喜歡學習的習慣。一個愛閱讀的還真將來不會差,我們一起加油!
? ? ?說管理
? ? ? 問題二:班級干部任用規則
? ? ? 說到班級管理,真心覺得和《巔峰體驗》這部電影很像,很像。這也是我在聆聽了曉琳老師的電影分析和第二次觀影后的最大的感悟。說到班級管理,我其實并沒有太多的發言權,畢竟我是一名新入職不久的老師,又是一個剛接班不久的新班任。雖然我們班里的孩子不多,但小家伙兒們也算是各有各的個性。也真是應了那句,“螞蟻雖小,五臟俱全”,什么類型的孩子都有。當然,這里指代的是不同性格的孩子們。也許這里運用的并不恰當,還請各位讀著見諒。作為11個學生的班主任,面對著脾氣秉性各不相同的孩子,如何管理真是一門大學問。雖然班級管理上我是一名新手,但我始終堅信兩點:
? 1.向“唯分數論”標準Say Goodbye
? ? ? “唯分數論”的時間已經回去了,換句話說應該過去了。以往,可以說是我們小時候,班里的班長、學習委員,一定是班級里學習最好的學生。而今,我覺得不能再“唯分數論”了。無數案例都已說明,分數不可以作為評價一個人能力的唯一標準,高分低能的人大有人在,不可以再前面的以分數高低作為評選標準。
? 2.任用“人才”反其道而行之
? ? ? ? 任用“人才”反其道而行的意思就是說在選擇班級干部時,并不是某人在這方面做的好,我們就一定要選擇他擔任班級干部。比如說,在我的班級里,有一個特別淘氣的“淘氣包”,他也許就是電影里那個挑戰班規的家伙兒,遲到,早退,上課說話,只要有事兒,指定有他。每每科任老師反應的淘氣孩子里,指定有他。曾幾何時他有多么的令我頭大,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他的身上也有閃光點,于是我便在班級里設置了紀律委員這一職務,當然我的決定也曾經遭到了質疑,但我發現自從他榮升為班級干部一來,告狀的老師、同學漸漸少了,淘氣的身影里也逐漸少了他一個。看到這一結果,別提有多開心了。也許是我的信任感動了他,也許是肩上的責任約束了他,但無論怎樣,一個乖巧可愛的“大男孩”出現了,這就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 ? ? 當然,在班級管理方面我還是一直“菜鳥”,畢竟我的工作年限很短和閱歷很淺,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是很多很多,也希望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快速的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鄉村教師。
? ? ? 《電影課程——閱讀新體驗》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覺盛宴,不一樣的心得體會,不一樣的方法引領,未來已來,學習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