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文|鐵爐
一天之際在于晨,一文之賞在于題。早上起床,打開窗戶,呼吸一下從窗外的新鮮空氣,頓時神清氣爽。望著東邊的天空,看著一點余暉,看看時間表,5:50,咦,六點都沒到。一股懶勁剎那間將要涌上心頭,我于是乎點著我的中樞神經,強念自己的心智:“不能睡不能睡”。
穿著我的運動鞋,一身球服,踏上了我的晨跑之旅。跨過山,淌過水,聽著鳥語花香,山間還時時傳來少女的美妙歌聲,不由心中一顫,想起《聊齋》的某個片段,既興奮又恐懼,恐懼大于興奮,大早上的,哪有那么多的美事。
跑到了籃球場,看到幾個伙伴在玩著球,不由上前“毛遂自薦”,加入了六缺一的行列,別看我個頭小,其實我很靈活。一不留神,我一個“360度神轉彎”,誰的鼻會青臉會腫,同時送上鮮紅鮮紅的熱乎乎的血的愛液。欲哭無淚,這是玩球,不是打架和斗毆,難免會受傷嗎?從此他們給我加了一個標簽“籃球儈子手”,雖然我的球技不咋的,但是在選人的情況上,他們寧愿不首選球技最好的,也會先選上我,“點我”不會受傷噢!
晨跑+打球,兩個小時過去了,回到家里也就八點來鐘,拖去一身汗臭味的球服,沖個涼,再次感受一番新鮮空氣的味道,我只想說兩個字“真好”。吃了早餐,坐到書桌前,開始我的寫作之旅。
當我提筆不知道寫啥的時候,頭腦一片空白,古有“下筆如留神”,今有“神回望”,何為“神回望”?如果我的身后有一美女,我會深情地回眸一笑,我感覺我吃的早餐要吐出來了,而此時沒有美女,只有書桌和我的手寫稿。
想了一會,知道大概要寫什么內容了,不就是在寫這篇文章么-------《一天之際在于晨,一文之賞在于題》。對于我取題的內容,相信是有備而來,之前寫文章寫文章的時候,我總認為,只要將文章的內容寫好就可以了,而忽視了對文章取題的斟酌。可能那個時候是在求學階段,看我們文章的均是我們的語文老師,而且我們每次作文的題目都是根據老師的要求來的,所以老師看的更多的是文章的內容。
而如今是互聯網的時代,各種網絡科技層出不窮,不再是停留在傳統的書寫閱文,早已上升至全網全科技的電子閱覽器。現在只要打開電腦網站,或者手機下載某個軟件APP,直接搜索自己想看的內容,一目了然。
同時在搜索的過程中,同一個題目或許有多篇類似的文章,此刻比的不是文章的內容寫得有多好,比的是誰的文章題目比較引人注目,點開的勝算就比較大。
記得2017年7月1日我寫了一篇題為《賀香港回歸二十年》的詩詞,發表之后,有一定的點擊率,但是點擊率不高,后來我思索了片刻,應該是取題有問題,后來在題目后面再加了幾個字------《賀香港回歸二十年》(藏頭藏尾詩)。之前大家知道比較多的是,一首詩歌要不是藏頭,要不是藏尾,既藏頭又藏尾的詩歌并不多見,于是出于好奇便點擊進來看看。同樣的例子還有一篇原題為《公園一隅》,后來我改為《小丫頭片子原來是真的?以前我不相信》,點擊率迅速增加。
題目吸睛是一大關鍵,但是不能一味只追求題目的取舍,同時也要注重內容和題目保持一致。現在網絡出現了很多取題非常引人入勝,目的就是吸引廣大網友能夠點進去,結果點擊鏈接以后,得到的反饋結果不止是“失望”二字。長此以往,試問,還有讀者或者網友會點開我們的文章嗎?
互聯網的時代已經全面來臨,要知道什么,要了解什么,只需在網上輕輕一點,便知曉天下之事。我們在寫作領域上,要想取得好的佳作,除了每天堅持寫,還要不斷揣摩,不斷思索。要全方位了解讀者的需求是什么?再結合自己擅長的寫作領域,我們能給予讀者的又是什么?只有如此,才能得到滿意的收獲和回報。一天之際在于晨,一文之賞在于題,這不僅只是說說,更需要的是一種行動,你準備好了嗎?
——END——
點贊是最好的喜歡,關注是最大的支持,親愛的朋友,謝謝您的點贊和關注。我是鐵爐,祝您天天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