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是記者或作家為取得素材而進行考察,訪問,記錄,錄音等活動,通常是通過與被獲取信息對象的面對面交流,而采訪稿則是對采訪內容的總結也是最鍛煉寫作能力的方法,而完成一部采訪稿需要按找一下流程進行:
1.尋找選題
選題是最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一個題目選不好會造成一個采訪行動陷入僵局乃至完全失敗,所以選題是值得花大把的時間認真考慮和斟酌的。
這里有兩個小tips:
1.關注社會新動態:利用空閑時間刷刷屏,依靠現在發達的社交網絡和飛快的信息傳播速度來尋找新發生的事件(比如:微信朋友圈、微博、知乎、新華網……)
2.興趣:都說興趣是人生最好的導師,興趣也是你發現好的選題的重要途徑。由于你興趣所在,你會比其他人更加關注這一方面,也會比他人更早的了解這一方面最新發生的事情,拿到第一手的采訪資料。
那么接下來就有問題了,怎么才算是一個好的選題?
這是一張選題自測卡,也是一個你確定自己選題好壞的途徑,按照以上幾個方面將你的選題分析一下,你會看到選題的不足和優勢,最后再確定是否要使用這個選題。
最后,最重要的是作為采訪者的你要感興趣,一個真正好的選題,真正適合你去做的選題,你會忍不住去做他,哪怕擠占掉其他重要的行程。
2.采訪
①建立團隊
采訪主張團隊合作,一個好的采訪團隊,至少需要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你不可能自己一邊問問題一邊那自拍桿和采訪對象自拍合影。而且采訪應以項目制進行,每次采訪應有一人領導整個團隊,安排采訪的事宜。其次,一個團隊最重要的是團隊協作,分工明確避免言語失誤尬場(我問了你問過的他要問的她提出的問題)這是一個團隊領導者需要做好的工作。
②訪前準備——采訪的策劃
首先是外圍資料收集,收集并記錄被采訪對象的外圍資料,越詳細越好,比如要采訪一個作家就要先閱讀他的作品,采訪演員就要提前觀看他演的電影電視劇,這樣可以在采訪前做做現場預熱,可以主動拋出他最火的作品或是電影這樣會使現場的氣氛更加活躍,也可以試圖拉近與被采訪者的關系,比如拉一位被采訪者的校友啊這樣在采訪前說明身份在談一些學校的近況會使關系一下拉近好多,被采訪者也會十分開心的接受提問。如果沒有做足準備工作就會導致提出幼稚甚至拙劣的問題,導致被采訪者心態的變化而造成采訪的失敗,比如有一次一位記者在采訪一位電影演員時提出了一個只要是看過那部電影就會知道的情節問題,導致演員當場發飆并不接受當天的采訪。
然后是設計采訪提綱,采訪提綱不僅僅是對采訪問題的羅列,更是整個采訪的計劃書,也應包括與采訪相關的信息。而采訪提綱是整個采訪的中心,決定了采訪稿的成文結構。因此必須要有很強的邏輯性,要有明確的主題(很大程度影響了成稿的主題)。提綱中的問題要清晰明了,要讓對方知道你的邏輯是清晰的。當被采訪者不知道你的邏輯時,他就會不知道你在說什么,就會對采訪感到厭煩。
③采訪禮儀&技巧
采訪前:準備充分、設備齊全(錄音筆、筆記本);明確分工,防止言語失誤
采訪中:多用祈使句提問;察言觀色、迂回、隨機應變,讓被采訪者覺得問題與問題之間自然過度,讓對方有興趣、愿意說(死纏爛打、剛柔并濟)人在被問及過去時往往比較輕松,可以任意去講。可能會涉及細節,要了解那些和內容有關那些無關,只追問有關的細節。采訪時讓他回顧童年,他會很高興,后面就可能講出他原本不愿意講的。比如我有一個學長采訪印度駐中國大使時先提起印度經濟發展速度飛快,然后大使侃侃而談,談到印度對人才的培養,然后又談到了本來學長想問的印度的教育問題這個本來大使不愿意提及的事情。還有在采訪中要盡可能避免打斷被采訪人的談論,除非你采訪的主題是關于歷史的他跟你聊了半個小時的未來建設,否則一旦被采訪人的思路被打斷會造成心態的變化很可能造成采訪的失敗。
采訪后:及時致謝;對采訪信息實事求是,一定要注意不能斷章取義,一定要注意不能斷章取義,一定要注意不能斷章取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斷章取義會曲解被采訪者的意圖。
這里有一個小tip:陪伴式采訪與交叉信源
陪伴式采訪:我堅決反對“采訪一個人就和他在肯德基聊一個小時”這種low爆了的采訪方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使用“陪伴式采訪”的方法,即跟隨受訪對象活動,在觀察中獲取信息,并在關鍵節點上提問。
交叉信源:我堅決反對“采訪一個人就和他在咖啡廳聊一個小時”這種low爆了的采訪方式。與被采訪者相關的人應當盡可能的聯系采訪已獲得更多的信息。具體來說平均每500字出現一個信源,比如3000字的稿件至少需要采訪6個人。
④整理采訪
拒絕拖延癥!!!
在采訪結束后第一時間整理采訪錄音、采訪信息,因為此時的記憶是最清楚的,最晚不能拖到第二天晚上。整理完所有素材之后,再開始寫采訪稿。
建議采訪中盡量多用文字記錄,采訪錄音可用于摘錄引用被采訪者原話,但并不便于化為寫作素材。所以采訪時要盡可能隨手記一些重要的詞便于引導你聽錄音回顧采訪的過程,有時純英文采訪會讓你坐在電腦前聽上一整天,枯燥到想推開面前的窗戶解放自己。
3.寫采訪稿
①構思準備
先整理采訪完畢的材料,如果有極佳的素材就以他為中心確立選題和結構,再選取相應的素材。如果現有材料無從下手,尋找一個同類型的優秀稿件模板參考是最簡潔的方法。寫采訪稿需要抓住每一個點找素材,然后做素材分類,素材整理。
②撰寫稿件
這是實質性的一步。但是在參照模板完成稿件后,確定稿件信息是否完整——大標題、小標題、署名。
寫作要點:語言簡潔,生動敘述,切忌一問一答式,自我感受過多。
采訪稿如果都是一問一答式的對話會使文章顯得無趣,讀者就會感到厭煩。而有過多的感情代入會使你的文章更像活動感悟、抒情隨筆(沒有明確受眾,以自己為中心),結果離采訪稿越來越遠。
又是兩個小tip:
學會觀察,捕捉細節:觀察被采訪者辦公地點的環境布置,被采訪者的外貌、神態變化、動作……這些都可以在采訪稿中寫出來,這樣文章會顯得更加生動有趣。
以讀者為行為主觀點:語言求實,努力做到讓讀者感同身受,如介紹人物經歷時,可間接引用;介紹人物身世時則可直接引用,這樣會使文章更加感人。切忌以“我……”開頭。
③提交稿件
在提交稿件之前,如果不是十分緊急,可以先放下出去走走放松放松,過幾個小時回來再看一遍自己的稿件。此時你會發現許多疏漏和錯誤之處,再改掉這些問題后再提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