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更是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是確保黨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引領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取得新勝利的關鍵舉措。
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是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迫切需要。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也面臨諸多新的矛盾和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只有不斷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才能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這艘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加強理論學習機制建設是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礎。要建立健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長效機制。黨的創新理論是指引我們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通過持續深入的學習,能夠讓廣大黨員干部不斷堅定理想信念、提升思維能力、增強工作本領。每一次黨內集中教育活動,都是對黨員干部的一次思想洗禮和能力提升。我們應將這些好的做法和經驗固化下來,形成常態化、長效化的學習機制,使黨員干部始終保持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擔當,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高的工作水平投身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
干部隊伍建設是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關鍵環節。必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常態化,全面提高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完善和落實領導干部任期制。只有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具有現代化建設能力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才能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要讓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機會、有舞臺,讓那些不作為、亂作為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懲戒,形成良好的干部選拔任用和管理監督機制。
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是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務。政治性是黨組織的根本屬性,組織性是政治性的集中表現。要通過加強黨組織建設,使各級黨組織成為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堅強戰斗堡壘,確保黨的各項決策部署能夠在基層得到有效落實。特別是要探索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有效途徑,不斷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讓黨的旗幟在每一個基層陣地高高飄揚。
完善黨內法規是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無規矩不成方圓”,黨內法規是黨員干部的行為準則和規范。要進一步完善黨內法規體系,增強黨內法規的權威性和執行力,讓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同時,要加強對黨內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黨內法規得到嚴格遵守,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和良好形象。
總之,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我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不斷推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組織保證和制度保證,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我們的不懈奮斗中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