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陳嶼和鐘曉琴的故事讓我想到了我最好的閨蜜和他的前任。他兩經過單位領導介紹認識,那是我閨蜜和大學男友分手兩年后第一次相親。他前任因為是本地人,親戚朋友多,據說已經相親過很多次了,因為各種原因反正幾乎都不了了之,這個事他也坦誠跟我閨蜜講過。
一段時間接觸下來,閨蜜說他喜歡讀書、看紀錄片、電影、聽民謠,這些都和自己比較契合,他兩都算有點文青愛好吧,對于交朋友、打游戲、麻將、喝酒、蹦迪這些活動都不感興趣。他們都屬于外形、家境、學歷都很普通的普通人,加上同樣的工作性質,生活圈子也很相似,總之一切都覺得剛剛好。彼此沒有特別喜歡,我閨蜜27,他29,都覺得是人生應該進入下一個階段了,碰巧都認為對方是個靠譜的結合對象。然后在他們交往7個月后,男的主動求了婚,沒有盛大的場面,就他和閨蜜兩個人。閨蜜是個很感性的人,那晚給我打電話說被求婚時還哭了,電話里我能感覺到那一刻他們都真切的希望彼此攜手共度余生吧。雖然有些倉促,但是我和她一樣認為在這個小縣城里有份正式工作的兩個人沒有車貸房貸的壓力,相親、結婚、生子、退休應該就是很容易的事,沒那么復雜。領完結婚證以后他們開始住在一起,之前一直沒有同居,因為同在一個地方,每次約會完了都是各回各家。然后矛盾和問題就開始顯現,總結起來我感覺都是些生活瑣事。男的說我閨蜜關門聲太大,閨蜜說他襪子亂丟,反正沒有一件原則性的事。而且我們發現閨蜜和他很少一起出來跟我們玩,閨蜜說他很宅,不喜歡戶外活動。我們幾個朋友都比較喜歡旅游、伴游、爬山、郊游這種。一開始也還好,過了幾個月我閨蜜也不出來了,總說自己累之類的推掉。
我私下問過她,她說每次和我們一起,自己一個已婚人士卻像個單身狗,每次被迫吃狗糧。然后有時候聚餐,我和男朋友也會主動跟她老公說要多和我們一起玩啊之類的,他每次都笑呵呵的答應,但是都沒有兌現過。能感覺到他是個表面隨和但是內心比較倔強的人,不怎么接受別人的建議也不愿意為別人打亂自己的節奏。用我閨蜜的話說“他是個自我意識過于完整的人”,可能就是很有自己想法的那一類吧。然后我就看著我閨蜜婚后一天天胖起來,朋友圈幾乎都是發的吃的,從前那個活潑好動的她也變成了宅女。我知道兩個人在一起肯定是有相互影響的,但是我閨蜜的婚姻生活并沒有因為她這些改變而幸福。他們吵架越來越頻繁,全是雞毛蒜皮的事。清官難斷家務事,我覺得沒有誰對誰錯,說到底他們就是不一樣的人,要的是不一樣的生活。
壓死他們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我閨蜜媽媽來成都動手術,她老公不但沒有關心,還在期間和閨蜜吵了幾次架,有一次甚至是因為我閨蜜早起去醫院幫她媽媽排隊做檢查把他吵醒了,晚上回去后他因為這個事和我閨蜜吵了一架說她自私,還有一個就是后來發現了最近她老公經常在紳士有約里面找其他的女生聊天,她追問下才知道,原來每次她讓閨蜜和我們出去玩他沒去的時候就是找這些女生出去約會去了。作為朋友我真的氣炸了,當初那個跪在地上說要一生照顧我閨蜜的人,才幾個月就變成這樣,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就這么脆弱嗎?就是那次以后我閨蜜提了離婚,男的也欣然答應,因為考慮到她媽媽身體,他們先分居了幾個月然后就正式分手了。沒有共同財產,沒有孩子,非常順利地辦完了手續。
我幾乎全程見證了他們這段短暫的婚姻,看著我閨蜜從憧憬、幸福、傷心、失望到重新振作,我真的很佩服她,但也真的替她難過。一個活潑開朗、踏實上進、勤勞善良、做飯又好吃的女娃娃,比我身邊很多同齡人都能干、懂事,為啥愛情、婚姻這么不順利。閨蜜和我說,她反復想了他們交往的種種,可能關鍵原因在于兩點:一是戀愛時間太短,沒有真正了解對方。二是高估了自己處理親密關系的能力,以為自己已經成熟到有能力接受另一個人完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有能力去包容一個人。這段時間我兩都在追《三十而已》,里面的養魚大戶陳嶼說過一句話“我結婚就是為了省心”,我閨蜜說她覺得現實中其實很多人都有這種心態的。回想起來,一開始可能她和她前任都認為對方是個省心的人,他們想在婚姻這個避風港里避避風,卻不成想兩個人在一起那么麻煩,就算沒有出軌、家暴、婆媳矛盾也會各種麻煩。這兩年她把單身生活過得有滋有味,畢竟三十歲和二十歲一樣,都應該快樂嘛。所以也應該慶幸他們在彼此都變得面目可憎前選擇了和平分手,彼此對愛情和婚姻都不至于絕望,對于新生活還有期待、有能量。
總之人生是豐富多彩的,人與人之間是千差萬別的。單身、失戀、離婚這些不愉快的經歷都是可以幫助自己成長的。很多人第一次結婚時其實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有的人運氣很好,遇到了一個成熟、寬容的人,愿意幫助你在過程中找到答案;有的人沒那么幸運,需要自己去努力,我閨蜜顯然就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