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非常疲勞的一天,現在坐在這里寫日志真的是盡力了。
從研修的第一天開始,我從未放棄每天完成作業,即使再晚,也一定坐在睡前寫完。我有時候都懷疑這是不是苛求完美的一種。雖然我每天的日志質量是有所起伏的,但是我覺得總體質量還是可以的,畢竟每篇日志都有一些思考在里面,也算是比較靠譜的。
這種寫日志的形式讓我想起了以前寫朋友圈的時候。我以前如果有點思考的東西,一般都是寫在朋友圈里的。那時候當然不是每天固定寫,而是每有會意,便記錄下來。這些記錄有感性主導的,也有理性主導的,基本上是一半一半。因為經常發一些負能量引發的內容,也偶爾會被領導批評,說我不傳播正能量。雖然很感謝領導對我的重視,但是我真的不喜歡他們對我的微信朋友圈指指點點的。我很珍惜一些所謂“負能量”的體驗,因為這對我認識自己非常重要,尤其是認識自己的弱。我也經常會把之前的微信朋友圈都翻出來好好看一看,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感體驗,往往多有所得。
我們平時的記錄往往多傾向于現實和思考,對于情緒的記錄比較少。強烈的情感體驗其實也是很稀罕的東西,如果能夠對其進行記錄,確實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岸沁^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钡侨绻堰^去了的都忘了,那憑什么懷戀呢。喜怒哀樂皆是人性的弱點,我們在做咨詢的時候,處理求助者的情緒往往是第一位的,這時候如果曾經有體驗、有記錄、有反芻、有總結,那么在與求助者共情的時候自然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