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那么短,遺忘卻那么長。
可是,當遺忘發生的時候,一定是,你不在了,而我,仍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幸福著。
文|瑩瑩
1
五月天要來蘇溪的小城開演唱會,蘇溪和好友激動地跳起來拍手尖叫,慶祝倆人剛剛搶到的門票,位置極好,第三排的中間。
鄰居來敲門,大半夜的,你們不睡覺,搞什么。
蘇溪和好友連聲抱歉,并舔著笑臉,馬上就睡馬上就睡。
蘇溪失眠了一整夜,這是她工作后第一次自己攢錢去看五月天的演唱會。五月天的歌陪伴了她的一整個青春,可是,那個曾經說要陪她去看每一場演唱會的人,如今在哪里。
蘇溪坐在那么靠前的位置,看得見五月天的每一個動作,甚至每一個表情。幾萬的粉絲們都揮舞著熒光棒,跟著旋律一起大聲歌唱,淚流滿面。
蘇溪也是,淚流滿面。
蘇溪的身旁有一對小情侶,很年輕的模樣,他們牽著手,又唱又跳,興奮得不得了。男生說,以后啊,我們一起來看五月天的每一場演唱會。女生在絢爛的燈光下重重地點頭。
不知道十年以后的他們,還會不會記得這個承諾,還是不是依然在一起。
他們那么年輕,諾言輕易地就許出口,哪里會想到往后的歲月沉浮,也許會時過境遷,身邊的人換了一撥又一撥,當初的那個人,早已不在。
五月天在偌大的體育館里唱,突然好想你,你會在哪里,過得快樂或委屈,突然好想你,突然鋒利的回憶,突然模糊的眼睛。
蘇溪突然就悲慟地抽著肩膀,掩面而泣,眼淚順著手指縫落到了裙子上。
阿信一邊唱,蘇溪一邊哭,她拉著旁邊的小女生問,你認識安灼嗎,我很想他,你能不能告訴我他在哪里。
安灼,你現在在哪里,突然好想你。
這么多年,我怎么就再也沒見過你。
2
高二文理分班考試成績出來了,蘇溪站在排名冊前,踮著腳尖仔細地看自己的排名,有沒有第一,噢,怎么又是第二名。
這個安灼是誰,怎么老是跟我搶第一。蘇溪小聲嘀咕。
蘇溪從未見過安灼本人,只是在排名冊上兩人總是挨著名字。
不過,這次分班,蘇溪和安灼都被分在了理科1班,全校的尖子生班,個個都是卯足了勁考重點大學的苗子。
蘇溪的肩膀被人一拍,她轉過頭,那人在她身后。他露出好看的牙齒說,我就是安灼,很高興認識你,我未來的同班同學。
蘇溪面無表情,只是狠狠地瞪他一眼,“下一次我一定會超越你的。”說完就跑開了。
安灼莫名其妙地愣在原地,考第一有那么重要嗎。
很重要,至少對于蘇溪來講,非常重要。
蘇溪的家在鄉下的一個小村莊里,家里還有一個姐姐。在這個思想極其落后的村子里,女孩子讀完初中就該跟著大人去繁華的地區出門打工了,哪里還有正經的書讀,姐姐就是16歲就南下去了一家服裝廠做紡織工,每個月給家里寄來1000塊錢的生活費。中考,她是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才考到這個市里最好的高中來。
爸媽長年在地里種點蔬菜和糧食,掙不了幾個錢。村里的幾個老婦人經常當著蘇溪的爸媽面講,女孩子,讀這么多書干嘛,早點掙錢以后找個好人家嫁了就行了。
每當聽到這些,爸媽深深地嘆氣,告訴那些人,孩子學習成績好著呢,就算砸鍋賣鐵也得供孩子念書。
蘇溪就暗暗地告訴自己,我偏不和大多數的你們一樣,我偏要過一個你們可望不可及的人生。
所以,她是班里學習最努力的那個人,習題都要做兩遍,保證百分百準確,碰到難題,一定要找老師解答出來才肯回寢室睡覺。就算回了寢室,她也是打著手電筒溫習第二天的課程。她一定要把成績保持在第一名,可總有一個安灼,老是時不時地竄出來撼動她第一的名次。
她相信,這些艱難困苦煎熬的時光,總有一天會以百倍的優越生活回報給她。
3
排座位時,安灼恰好坐在蘇溪的后桌。
聽同學們講,安灼是學校里的風云人物,不僅學習成績好,還能打一手好球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還曾代表學校去參加過球賽。更重要的是,媽媽是大學教師,爸爸經營了一家地產公司,家庭條件也是優越得讓大部分人望塵莫及。
那么閃閃發光的人,注定是跟蘇溪的人生截然不同。
認識之后,蘇溪發現安灼真的很聰明,老師講的課好像隨便聽聽就能熟記于心,不費什么力氣就能把蘇溪解不出的題解出來。
兩個人漸漸地熟識起來,蘇溪在課上想睡覺的時候,安灼會時不時戳戳蘇溪的背提醒。安灼還會從家里帶一些零食和小吃食,偷偷地塞給蘇溪。
一天上自習,他們都在做一道物理題,并產生了分歧。
蘇溪說選B,安灼偏要說選C。兩個人爭執不下,各執一詞,并都有縝密的解題思路。
然后,蘇溪一著急,就脫口而出,“如果這道題選C,我就跟你姓。”
安灼停了幾秒,定定地看著蘇溪,眼神專注地,小聲地附在她耳邊說,“不過,反正以后你本來就是要跟我姓。”
蘇溪紅了臉,趕緊轉過身來,把課本攤出來擋著臉,生怕被別人看出來。
第二天物理老師講題,明確這道題是選C。
安灼踢了踢蘇溪的凳子,“怎么樣,你昨天說的話還有效嗎。”
同桌湊過來文蘇溪,你們昨天說什么了。
蘇溪一個勁地擺手,沒有什么啊,只不過是一句玩笑話。
安灼一副哭喪著臉的樣子,怎么辦啊,我可是當真的啊。
快下課的時候,安灼偷偷地遞過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蘇溪,以后你就跟我的姓咯,你就叫安蘇溪吧。
年輕的時候真好,可以肆無忌憚地,又認真地開一場玩笑。長大以后,說話之前,定要字句斟酌,生怕說錯一句話惹來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
這張小紙條,蘇溪至今還完好地保存在小盒子里,她一直都記得,安灼說話時專注的眼神認真的樣子,一點也不像是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