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閻肅老師到周小燕先生再到葛存壯老師,今年剛開始,文藝界就丟失明珠。
作為學音樂的人來說,可能更加熟悉的就是前兩位老師了。
記得第一次看到閻肅老師的時候是在我還在上高中的時候看的青歌賽。老爺子很慈祥,笑起來覺得特別喜感,不要誤會,沒有任何的貶義。沒有意外,在一個暑假的青歌賽看下來,其他的我什么都沒有記住,唯獨記住了老爺子的名字,和他說的那些點評的話語。學藝術,不光是要學好自己的專業,更加要注意培養自己的藝術素質。想要成為一名藝術家,首先要學會的應該是怎么做人。有一些跟自己國家歷史息息相關的常識不能忘記。不要把藝術表演出來的像草包。
喜歡他以后開始關注他的新聞。偶爾看到的,全是那些正面的消息。他一直都在努力創作,也一直在用自己的言行來教導我們。還有好幾屆青歌賽我都可以看到他。我從來不會去查他到底多大了。每次從電視上能夠看到他的都是容光煥發。我總覺得他永遠都不會老去。
再說周小燕先生。
她是以為女士,但大家都習慣性的稱她為先生。如果不是德高望重到一定的境界,我想,她不會有那么多的追隨者,不會有那么多的人為了她的離去而痛心疾首,更加不會讓大家的心沉痛不已。
剛聽到大家叫她先生的時候我還鬧過笑話,后來才知道她的德高望重。在之后的學習中,也慢慢能夠看到這位藝術家對聲樂屆的貢獻。那果然不是一星半點。對于一個90歲高齡仍在講臺上的人來說,我所剩下的只有敬仰!!
活著,也是一種幸福。很希望這些藝術家們能夠繼續活著。以為他們的人生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標桿。雖然我不會像他們一樣流芳百世,但我還活著,我能夠用我的生命去努力實現,在我所在的位置上能夠做到越來越好,也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