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周的作文題目是:我的課余時間。這是進入三年級后的第一次寫作,課堂上,我對課余時間做了解釋,本想讓孩子們寫一寫課間游戲、一次家務勞動或者是養(yǎng)植花草,鑒于孩子們第一次接觸作文,我甚至給定了一個寫作模版,只要孩子們把自己的內(nèi)容放置于合適的位置即可。
? ? ?我班有個“奇葩”學生,不是老師歧視學生,他的個別習慣讓人想愛也愛不起來。他說話含混不清,鼻音又重,看人總是斜著眼睛(很明顯的斜視,農(nóng)村條件有限,沒有很好的醫(yī)療條件)。上一年級的時候,他喜歡玩唾沫,把唾沫吐在桌子上,用手蘸一些后抹來抹去。對于他來說,用唾液擦寫錯的字更是家常便飯。他座位四周經(jīng)常是汪洋一片,那是他隨口吐唾沫的成果。跑步時,他總是踩前面同學的鞋子。老師批評他時,他還有一大堆理由。女生經(jīng)常被他打哭,詢問原因,他總是那句:誰叫她先罵我?!到后來以致于全班學生都不愿和他做同桌。
? ?這次,他的作文卻出乎我的意料。他的題目是《做飯的困難》,大致意思是:一次,爸爸媽媽不在家,我決定自己來做飯,這是我第二次自己做飯了。從臥室走到廚房,我被摔了一跤,低頭一看,原來是一塊石頭,我就說:“都怨你這塊又爛又臭的石頭!”好不容易來到廚房,我要先開些熱水,把鍋放在火上,在鍋里添些水,我就坐在板凳上等。等呀等呀,等了有三十多分鐘呢,水還是不開。又等了會兒,水終于開了,方便面呢?不好,上上上次,方便面就被我吃光了,這可怎么辦?有了,關上火,我拿起二元五角錢飛快地跑去買方便面。很快方便面就買回來了,開火,方便面下鍋。我還想吃火腿腸呢!壞了,家里火腿腸也早沒了。我又飛快地帶上錢去買火腿腸。回來后,正好,方便面煮好了,我用火腿腸就著方便面大口地吃了起來。
? ? ? ?盡管這篇文章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但孩子能寫出自己的真實生活,這已經(jīng)很難得了。所以,我在班里特別表揚了他,他揚起小臉,眼里閃爍著興奮地光芒,在他成長的道路上,我希望每個孩子至少都有一次值得驕傲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