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老家的臘八粥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臘八,是一年當中最冷的一天,有俗語“臘七臘八,凍掉下巴”之說。我媽說,必須要在這天吃一碗黃米飯(也叫黏米飯),把下巴粘住,免得被凍掉。這是小時候我聽到的最早的有關臘八粥的故事。
? ? ? ? 長大后,聽到有關臘八粥的故事很多,道教的,佛教的,其中有一種民間傳說是這樣的。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里很窮,他在一個財主家放牛,財主對他十分虐待,挨打,吃不飽飯。有一天,他放牛時疏忽將一頭牛腿跌斷,財主氣急敗壞,把他關到一間空屋子不給飯吃。他餓得直打轉,忽然發現一個鼠洞,扒開看到好些糧食,有米,有豆,還有紅棗,但都一點點,他便把這些東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鍋粥,因為饑餓,吃起來十分甘甜可口。后來,朱元璋做了黃帝,美味佳肴吃膩了。有一天忽然想起小時候老鼠洞中糧豆煮的粥,便叫御廚做了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的甜粥,因為吃的這天是臘月初八,便叫臘八粥。滿朝文武見皇帝吃臘八粥,便紛紛效仿,漸漸傳到民間,形成風俗,流傳至今。
? ? ? ? 但各地地域風俗不一樣,粥里的食材也不一樣。
? ? ? ? 小時候,我老家的臘八粥很簡單。只用大黃米和紅蕓豆兩種。
? ? ? ? 臘八節這一天,母親早早起來淘米,洗豆。豆是自家地里產的紅蕓豆。米是自家地里種的一種叫糜子的谷物,春時撒種,秋來收割,纖纖細細一棵一棵,籽粒細小晶亮,有黑黃兩種,黑糜子較黃糜子磨出的米粘性大,糜子磨出的米叫大黃米。在我老家大黃米最主要的是磨面蒸豆包用。但必須,也一定要留下一點不磨的米,一年中只吃那一次,臘八節那天做黃米飯用,即臘八粥。
? ? ? ? 東北的冬天嚴寒異常,臘八這天嘎吧嘎吧冷。平時都是苞米馇子大餅子,這天突然咕嘟咕嘟煮一鍋香香的黏米飯,小孩子好奇,問,為什么呀?為什么非得這天吃黏米飯呢?母親在灶臺邊抬起身,笑瞇瞇摸摸我們小臉,說,今天最冷啊,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粘你們下巴的。哦,我們就吃得多多,怕出去玩時真把下巴凍掉。鍋一掀開,香味立時就散出來了,黃盈盈,黏呼呼的一鍋黃米飯,中間點綴幾顆紅紅的豆子,極是好看。母親把好看的黃米飯從鍋里舀到盆里,從盆里舀到碗里,我們的饞蟲就從鍋里跟到盆里碗里,迫不及待的吃到嘴里,燙得哇的叫出來,又羞的笑鬧起來,那歡樂的場景至今在眼前。母親為了讓我們更歡喜一些,拿出待客的白糖,或是舀一點葷油用鍋緩了,香噴噴亮汪汪的,吃是或拌白糖,或是放一小勺葷油,那就是極美味的了,甜絲絲,香噴噴的黃米飯味彌香了整個村莊。走在路上,遇見了,都問一句,吃黃米飯了?吃了,吃了!很知足的,臉上喜盈盈的。
? ? ? ? 現在,我離鄉多年,已經好多年沒吃過黃米飯了,我們村子的地里已經記不清多少年不種糜子了。臘八節時,我們老家村里的人會煮各種甜粥,各種米,各種豆類,又加了棗子,桂團,葡萄干,枸杞等等,養生系列。臘八粥再不是啥稀罕物了,但吃臘八粥的習俗卻傳承在每個人心中。過了臘八就是年,那甜糯的味道,就是年味,就是家的味道,就是團圓豐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