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變速跑5km,讓我今天早上起床都晚了一個小時。哈哈,可能也和晚睡有些關系吧!
不過今天,下了一趟館子。好吃好喝了一番。算是調整了一天吧。
身體的狀態,能影響一個人心情。
我越來越覺得這是一句大實話了。
以前,我常常把心情不爽,當成不鍛煉的原因。慢慢,我發現,其實是心情不好才更加需要去鍛煉。鍛煉之后,才會改變我們的心情。貌似,電影里面說,鍛煉是改變了人身體里面的“多巴胺”?還是什么的,激素。然后,人就會變得開心。
反正不管是啥,身體和心情兩者應該是相互影響的。想要調節其中一個,就可以適當的改變另一個。而更多人,是默認模式——心情改變身體。 鮮少有人,主動運用身體去改變心情。恰恰,我欣賞后者。也努力向著后者學習。
說說,今天看書的情況《貨幣》P4-P18
在重新閱讀《貨幣》的時候,我一直在試圖補全自己的知識網絡。從金融市場的結構,到金融機構的管理,再到貨幣在經濟中作用。
我在思考中,慢慢有些小小頭緒。金融機構的存在,是為了將資金的閑置一方轉移到有“生產性”投資需求的一方,已達到經濟效益的優化。提高經濟效率。
這是金融存在的意義——優化市場的結構,提高經濟效率。
這比我以前理解金融。更加能夠刺激我把這門科學學習好。
以前,我對金融沒有正確的認識。以為簡單融資,叫人投資就是金融。想一想,以前真是單純又可愛。雖然金融市場中可能有不少的騙局。但是,那不是真正的金融。金融是作用于社會,促進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要素!
那些出現在生活中騙人把戲,只不過是借用金融之名,騙取錢財的玩意。
那么理解金融的本質,才能正本清源。
另外,今天還有個小小收獲,那就是之前,看《貨幣》時,書中寫到“不能講貨幣政策的擴張和緊縮簡單等同于短期名義利率的高低”換句話就是“貨幣政策的擴張與否,更應該看實際利率”。不過實際利率是什么,當時沒有明白。
今天,看《規劃師》時,一句話我突然就明白了。
實際的市場利率,就是指有市場供求決定的利率。那么有因為債券市場是決定利率的場所。
那么問題就變得直接了。債券市場,哪里有?
《規劃師》中些到,市場利率主要包括證券交易所的債券市場和民間借貸利率。
所以,參考所謂的實際利率,主要就觀察兩個 指標,1.交易所債券市場 2.民間借貸市場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