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每天睡前進行“你最開心和不開心的事是什么”的 對話已經三個多月了,小朋友開心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差不多,不是我陪他講故事,就是我給他買好吃的,或者我給他買玩具之類的,本來想引導他多介紹點學校發生的事情, 還是沒有成功。但是好在以前都是我先問他你開心的事是什么?現在一關燈躺下,他馬上問我:媽媽你今天開心的事情是什么呢?前兩天還說,如果晚上沒說的話,那第二天早上補上。但是因為最近年底加班多,所以開展的不正常。今天晚上睡覺時,我換了種方式,我說:我們今天來說說跳跳表現好的地方和表現不好的地方行嗎?他回答:好嘞。
我:媽媽覺得你今天表現好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你有克制力,第一件事情是你給頂頂妹妹分享巧克力(從家里一直堅持到大潤發超市),雖然我知道你非常想吃兩個,但是你克制住了,最終和頂頂妹妹分享,你們一人一個;第二件事情是你晚上吃飯的時候說想吃旺仔牛奶,但是媽媽和你說因為你拉肚子,不能喝牛奶,所以你也克制了,這就是有克制力的表現。
跳:是的。
我:第二個表現好的地方時你會分享,一個是和頂頂妹妹分享你的巧克力,一個是主動和大姨夫分享你的奧特蛋里面的糖果。
跳:恩(能感受的出他的被肯定的 喜悅)。
(此處省略指出不好的表現不好的事情)
? ? ? 突然想起前段時間看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里面一個關于“記功簿”的事情,今天再拿出來把這部分內容重溫了一次,我想記功簿的理念與正面管教理念是一致的,小孩子是在鼓勵中成長的,如果重復的批評,只能讓被批評的習慣固華,達不到教育的效果。此處插入尹建莉老師中關于記功簿的有關文字,有些育兒知識真常讀常新,理論很多人都懂,就是如何在實踐中施行,還需要很大的努力,因為我們育兒習慣是批評而非表揚。
? ? 2018年第一天,開啟“記功簿”,并繼續堅持“今天你最開心和不開心的事是什么”的 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