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來自丹麥的最新研究,采取激素避孕措施比如新型避孕藥和宮內節育器(IUD)可能會稍微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風險。
這項研究建立在早期荷爾蒙避孕措施與乳腺癌關系的研究的基礎上,但是這項新的研究焦點在于一些新的避孕方法。
這項研究對丹麥的約180萬名婦女進行了范圍為11年的研究。研究發現那些使用激素避孕措施的女性中有20%的人與那些未使用激素避孕的相比,患上乳腺癌的可能性更大。
盡管如此,與激素避孕相關的乳腺癌發病率仍然很小:研究人員估計,每7690名接受激素避孕的婦女中只有1個乳腺癌的病例。
激素避孕和乳腺癌之間存在關聯并不是最近才發現的。早在過去就有研究表明,避孕措施中的荷爾蒙能提高乳腺癌的風險。但是這些早期的研究主要著眼于更古老的避孕藥,這些避孕藥與如今的避孕藥相比有更高劑量的雌激素。
雌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一種女性激素,它可以調節女性性器官的發育和機能,并激發維持第二性征。孕激素則讓女人實現做母親的夢想,它協同雌激素完成受孕、妊娠、泌乳等一系列的任務。雌激素和孕激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女性的生理周期。
激素避孕的原理在于它們能共同作用可以在維持人體正常月經周期的同時抑制排卵。孕激素口服后由于負反饋作用會抑制女性身體自身產生孕激素和雌激素的能力,使卵泡難以發育,從而無法排卵。也就是說連續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藥,可以模擬了排卵帶來的激素變化,女性身體將只剩下黃體期和月經期,沒有了排卵期。
此外,在整個月經周期連續服用小劑量孕激素,還能抑制宮頸粘液的分泌,使粘液量少而稠,不利于精子穿透,從而阻礙受精。
盡管激素避孕藥引起乳腺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在這里提醒大家口服激素避孕藥時還是要注意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