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學的老師給畢業生畫了14幅漫畫,詮釋了“真正”受教育的人應該具備的思維方式,下面是其中的三點,后面會相繼補充。
1、別過無意的生活 ? Pay close attention
? ?留心觀察和體會,別讓生活悄然溜走而渾然不覺。人每天在周而復始忙碌的生活中,常常會忘了自己。而當光陰飛逝再回首歲月時,我們是否實現了當時的初衷呢?
思考:時常聽到周圍的人說,每天都在忙,可是也不知道在忙什么。你也有過這樣的感覺嗎?這樣的狀態大概是忘記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了吧,生活的快節奏似乎讓我們都習慣了急躁的面對所有東西,學生急忙趕著上課、上班族急忙趕著上班,看看早晨的交通就知道了吧,沒準手機還拿著豆漿油條饅頭包子面包牛奶呢。這是我們向往的生活嗎?湖南衛視里“向往的生活”這個綜藝節目受到了大眾的歡迎,除了受明星的影響外,更多是那才是大多數人所向往的生活吧,與大自然緊緊相連,和朋友待在一起,燒燒飯,聊聊天,其樂融融…學會感知自己,感知當下,不要忘了忙碌的初衷,我們都是想為了更好的生活呀。
2、人生選擇沒有對錯 No right or wrong
? ?人人都在為一些人生選擇而焦慮操心——比如接受什么樣的工作與職位。
? ? ?但是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明天是確定。你需要的只是冷靜地計劃,然后朝著你以為對的方向勇敢嘗試。
思考: 笑來老師說過“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但是切莫光停留在了選擇上,而是在選擇上花費更多精力會事半功倍,可是面對未來的諸多不確定性,你所做的選擇一定是對的嗎?對錯不重要吧,對于目前的自己,盡量的去謹慎的思考與選擇,按照計劃,正視變化,一步一步走下去,勇敢去嘗試,這樣的你已經在成長的路上了,已然超過了大多數人了。
3、“關系”比“索取”重要 Relationship matters
? ?從友好的人際關系中獲得的滿足感,比獲得的某種物質上的東西,會讓你更有滿足感。
? ? 物質本身只是工具,可是急功近利的人們卻成為了它們的奴隸。
思考: ?在我看來這個思維方式意思是要我們注重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與溝通,珍惜彼此的情誼。人其實是群居的動物,沒有人喜歡孤獨,喜歡社交的人更容易幸福。人與人相處時不能太注重利益關系吧,各自都把界限劃的很清,能夠產生真正的信任與情誼嗎?物質不過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東西,它為我們帶來價值,提升我們得生活質量,而不是讓它們來奴役我們,讓我們退化,物質的人是經常感到患得患失的,因為任何東西其實都不屬于ta,ta得到的不過是一件件物品,“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最后只剩下一個孤寂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