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一篇關于清華畢業生買不起房離開北京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大家又都開始埋怨北京的房價高,為清華畢業生買不起房離開北京而嘆息,網絡上各種段子手吐槽北京逼走了人才??墒?,我想說的是:離開北京就過得不好嗎?離開北京轉戰二線或者三線城市真的有那么悲慘嗎?說說我的經歷吧。
本人2010年畢業于蘭州大學,一所我內心中并不比清華差的學校,計算機方向碩士學位。七年的西北生活,養成了我踏實,勤奮的性格。同時,大學生活也讓我認識了現在的妻子,是的,我們是大學同學,本科就在一起,風雨同舟。我們也是不多的學生時代在一起并最終走進婚姻殿堂的人。大學畢業后,我倆就職于北京的同一家公司,同一個部門,都是程序員。剛畢業的那幾年,生活真的很簡單,單位有食堂,我倆一天三頓都在食堂吃,每天一起上班,一起加班,一起下班,小日子基本上都被工作占據了。IT公司加班都很嚴重,節奏也很快,可即便如此,彼此之間也沒什么怨言,因為我們每天都在一個辦公室上班,幾乎時時刻刻都能見到對方。
我倆所在的是一家軟件公司,規模不小,大概有1000人左右,上班地點在望京。私企不像國企,只要你肯努力,收入也會很快地提高,短短幾年內,我倆的工資就從剛畢業時的6千左右翻了將近三倍,一萬六七的工資在北京雖不算富裕,但也能夠自給自足,衣食無憂了。不過中國老百姓生活講究的是衣食住行,光衣食無憂,才解決了一半兒問題,另外兩個問題(住和行)也逐漸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尤其是買房子這件事。工作的前幾年,我們也并不是不想買房,只是比較窮~而且在買房這個事情上我也不太想跟家里要錢,也不太想跟別人借錢,就想著靠自己的努力實現買房這個事情會比較有成就感。在這一點上,老婆也支持我的想法,我們就一致決定:靠自己的努力,買得起就買,買不起以后再說。
2014年春節,因為公司效益好,我倆拿到了一筆豐厚的年終獎(兩人加起來有15萬左右),再加上工作四年的積累,算了算一共手里有將近70萬積蓄(算上住房公積金賬戶里面的二十萬)。買房子這個之前對于我們來說覺得不可能的事情,好像也不是那么遙遠了耶!于是春節過后我倆就開始看北京的房子,按照首付70萬倒推,那么我們可以承擔起230萬總價的房子(要貸款160萬),再按照90平的剛需大小計算,就是可以買兩萬五一平的房子。當時北京兩萬五一平的房子.......通州!天通苑!北七家!順義!昌平!亦莊!這些地方的房子都有個特點,就是在五環外,而且還有段距離呢。從這些地方到望京上班,著實需要點時間,大概每天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時間要......三個小時?沒有仔細地實地計算過,總之上班下班比較辛苦了。另外,由于我們工作在望京,按道理應該考慮望京的房子是最合適的,為什么不考慮望京的房子呢?窮唄~當時望京的房價均價在4萬,還是比較老的小區,新一點的小區(比如融科橄欖城,我一眼就喜歡上了)要5萬到6萬之間吧,總價都得500萬以上,遠遠超出我們的財力極限??傊戳艘淮笕?,核心結論就是:喜歡的買不起,買得起的不喜歡?。ㄟ€是有點小任性的)
人生只有一次,買房和結婚一樣,都是一輩子的事情,俺不是個將就的人,對,要買就買稱心如意的,絕不將就!不將就的結果就是,我倆的資金實力只能繼續擱置在望京買房,擱置買融科橄欖城的想法。當時一氣之下想回蘭州?。。?!老婆說,既然你想考慮換城市,為啥不考慮下杭州?(老婆是杭州人,對杭州也很熟悉和親切~)。這話好像點醒了我,說實話換城市一直是我的備選方案,只是覺得還沒到在北京混不下去的時候。不過買房這個事情,還是要早作打算的。于是我倆把看房的視野,從北京轉向了杭州。
不轉不知道,一轉嚇一跳。根據我倆當時的資金預算,230萬在杭州除了西湖周邊買不起,其他大部分地段還是可以從容地挑選的。大家可能體會不到,一個沒有房子的人,看著杭州地圖選房子的爽感。另外杭州也是一個IT產業比較發達的城市,聚集了很多有名的企業,比如阿里巴巴,網易,華三,華為杭研所,??低暤让餍瞧髽I。通過研究杭州地圖,發現這些著名的公司,都在杭州的一個區,叫濱江區,這里也是杭州的高新(高薪)開發區。放棄北京的買房計劃,本身就是因為不想上下班太遠,所以在杭州找房子首選上班近啊,既然這些我們同行的IT公司都在濱江,我們也就把目光從全杭州鎖定到了濱江區。最終找到了一個自認為非常不錯的位置,上個圖。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選擇最終買房子的地方,還是考慮了很多因素的。最終選擇在這里也是覺得,沒有比這里更適合我們的了。
首先從工作的角度考慮,這里距離??低暿亲罱?,路程距離不到兩公里,如果將來工作能換到??低?,那我就可以騎自行車上下班,非常方便。這個上班距離與在望京從融科橄欖城到北京的單位(望京科技創業園)的距離是相當的。很爽呀!這不就是杭州版的融科橄欖城嗎~ 再說說??低暟桑粋€挺大的IT企業,做安防監控和智能機器人的公司。規模在2萬多人,近年來也一直在擴張,辦公大樓也挺氣派。上個圖
由于人員一直擴張,這兩棟樓已經坐不下了,??翟隈R路對面又加蓋了更大的辦公樓,如下圖
嗯,從工作單位的角度考慮,把房子買在這里,去海康工作應該是最合適的了。不過....你想是一回事,人家要不要你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另外華為杭州研究所和華三通訊距離房子就遠了一些,大概6公里左右??傮w上也在能夠接受的范圍內。(后來我還是幸福地加入了海康威視~~)
工作之外,從交通的角度考慮,這里當時規劃了兩條地鐵,其中6號線橫跨整個濱江區,最后直達丈母娘家,以后小寶出生了也方便丈母娘幫忙帶孩子,二期規劃直接到高鐵站。7號線地鐵也從樓下經過,直達杭州國際機場??傮w上來說,坐擁兩條地鐵的地鐵站,交通還是非常便捷的。
工作與交通之外,看好這里的第三個原因就是環境因素啦。這里距離錢塘江非常近,屬于江景房。杭州市政府為了方便市民健身,在江邊沿江修了有十公里的美麗跑道,每天早上到樓下江邊晨跑,想想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來個圖片吧,藍色的是跑步道路,紅色的是騎行道路。
我和老婆都是熱愛運動的人,決定選這里的時候,心里就美滋滋地籌劃著將來住到這里,早上下樓帶著小寶去江邊晨跑的情景。實在是很值得向往。
第四個選擇這里的原因歸因于杭州市政府對這里未來的規劃,這里被市政府規劃為未來杭州的體育會展中心,而且隨著城市中心的東移,市政府搬遷到江對面的市民中心,也與這里只有一江之隔。按照規劃,這里被定義為杭州未來的城市核心區。上個當年的規劃圖和現在的實景圖吧
從規劃圖和實景圖的對比來看,還有很多規劃的建筑物沒造好。其實2014年在這里考慮買房子的時候,周邊啥都木有,就是一片大工地。連買的房子,當時也只是挖了個大坑而已...... 后來G20峰會和2022亞運會接連落戶到這,也大大加速了小區周邊規劃的建設速度。按照目前的計劃,所有的周邊規劃和地鐵等配套設施都會趕在亞運會之前完工。
第五個選擇這里的原因就是房價了,我們選了個最好的樓層,最好的戶型,算是小區里面當時的頂配價格,兩萬五!正好是我們財力的上限。這個價格在當時的北京是買不到融科橄欖城的,在這里卻可以買到杭州版的融科橄欖城,并且還會加持更多的buf技能。于是,我們當場就交了定金,絲毫沒有任何的猶豫,因為實在是說不出任何不喜歡這里的原因,也挑不出任何不買的理由。
自從2014年買了這里后,我們當時也沒有著急著立刻離開北京,首先北京的工資高些,畢竟160萬的貸款.......也不是個小數目~另外我們其實還是在內心中覺得我們還年輕呢,還真的沒到被北京逼走的地步,買杭州的房子也算是給自己找個最后的退路。再說當時這里還沒造好,房子也還是個大坑,回來也住不了哇。
隨后的幾年里,雖然工作在北京,但也時不時地關注著這里的建設,尤其是在杭州準備G20峰會的過程中,真的是下了大力氣和血本來建設這里。周邊的環境也日益完善,看得人心里面一直癢癢的很,總想回來享受這周圍的環境哈。
這些也是完全托G20峰會的福,不然也絕不會完善的這么迅速。
杭州買房之后,我們也又回到了和原來一樣的在北京每天加班,每天三餐吃食堂,每天三點一線的普通而又平常的生活中。不同的差別是,北京的霧霾天氣出現的越來越多,也沒有好轉的趨勢,每每遇到嚴重霧霾天的時候,就在那和老婆打趣地說,要不咱們回杭州吧。但也就僅限于嘴上說說而已,并沒有付出實際的行動。
時間一晃又過了三年!2017年,是的,經歷了那北京房地產市場又一次瘋狂后的某一天,我打開了北京某二手房中介的網站,驚恐地看到了如下的畫面:
是的,這可不是廣告,12萬每平米,1200萬的總價,這種模式下的融科橄欖城,怎樣都已經不是我這個小程序員能夠高攀得起的了。這兇悍而高傲的價格,已經把我留在北京的希望踏平,磨滅,并將我留在北京的最后一絲幻想也摧毀得蕩然無存?。?!留在這里繼續去追尋那徒勞的虛幻,已然成為一種對自己時間與生命的浪費。
回杭州!不在這里不切實際地等待我的融科橄欖城了。融科妹妹,對不起,我真的是無力高攀了。于是,回杭州這個事情被我們正式提上了日程。整個回來的過程卻出奇地順利,面試了??低曃液芟矚g的崗位,面試官對我的印象還不錯,當時就接受了我。嗯,是的,我換到了前面說的那個距離我家只有不到兩公里距離的海康威視繼續做程序員,繼續我喜歡的研發工作。
同時,經過三年的建設,當時買的房子,對,就是那個大坑,現在已經成形了。在文章的最后,與大家一同分享下我的新家,也是我打算后半輩子都安居的地方。
小寶的學校也開始開工建設了,就在小區正門的馬路對面。以后小寶可以下樓就上學,放學就上樓~ 爺爺奶奶也可以在家給小寶做飯,站在陽臺上看小寶做課間操,看著小寶放學回家吃飯啦~
隨著周邊配套的逐漸落成,我也越來越喜歡這里。今天,我正式提交了北京工作的辭職信,并開啟了杭州的新生活。也希望今后杭州的生活,能夠延續我和老婆的簡單,平凡與幸福。
最后,我想將這篇文章獻給那些同樣被北京高房價折磨的“新北京人”,人生只有一次,但是選擇的道路卻有很多條。也許我選擇的路并不一定適合你,但也許,會成為你下一個路口選擇的參考。文章寫在這里,也算是對自己過去七年的一小段總結和對未來生活的一點憧憬。杭州,我來了!我也會用我自己對生活的熱情去迎接未來新新的一切。
-------寫在四年之后---------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間,四年已過,就接著寫寫我回杭州的這四年吧
1,家與房子
當初買這里就看中的一路之隔的奧體,經過四年的建設,現在這里已經和規劃的樣子蠻像了~
周邊的規劃都在一步一步地實現和落地,樓下的兩條地鐵也開通了(圖上的旭江華庭就是我安家的小區,也叫綠地旭輝城)。18個地鐵出入口也是非常的凡爾賽了!
當年在濱江奧體買了綠地旭輝城,當初買的時候,2.3萬一平方,現在的價格.....已經遠遠超乎了我的想象
同樣對比北京望京目前的房價
四年前我羨慕的望京融科橄欖成的房子四年后并沒有漲價,相比四年前,好像還降了一些,四年前差了4倍,現在已經基本差不多了;如果把這里的房子賣了,可以全款去北京買望京我之前如癡如醉的融科橄欖城了。不過我不想回去了,因為我更喜歡這里。
2,工作
4年里,我從??担桨⒗铩,F在已經算是一個阿里“老人”了,當然年收入也增加了不少(低調,低調~)
分享幾張阿里的工作園區美景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