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一個孩子家長發微信給我:“JM媽媽我想請教一下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看JM那么優秀,成績有好又懂事,把你的教育經驗給大家分享分享”“你過獎了,我也沒啥經驗,只是盡可能多抽些時間來陪伴她。”我這樣回復她。
隨后的一次家長會應徐老師之請,我作為優秀家長代表發了言。分享了我和孩子的生活點滴
其實說起家庭教育經驗我與在座各位家長相比,做的還遠遠不夠,我只是在陪伴孩子方面盡可能做的更多一些。
下來就我與孩子相處點滴與大家分享,其實每個孩子都很聰明缺少的是好習慣的養成。
? 第一我希望孩子養成鍛煉的好習慣,因為我要讓她知道健康第一,有了好的身體才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我會經常陪她做一些鍛煉來增強她的體質,比如跳繩踢毽子,為了更好的陪她鍛煉我自己也學著滑旱冰。在鍛煉的同時我會采取比賽的形式讓她產生興趣,還可以讓她懂得贏家就可以享受相應特權,比如可以多看會兒電視輸了就甘愿受罰,這樣孩子興趣更濃,每次都是我累的不想動了她還意猶未盡。這樣鍛煉的好習慣就形成了。
第二希望她養成認真學習喜歡讀書的好習慣,我是這樣引導的,我會陪她一起聽寫生字背誦課文練字帖,為更好引導她寫日記,帶她看電影回來我寫下水日記讓她和我比思路比深刻。想讓她看書她不想看,于是我自己先看起來,通過我對這本書的好奇狀態來吸引她,逐漸會把她的注意力引導到書上來,這應該就是身教重于言教了吧!
第三希望她生活自理方面能養成好習慣,我會讓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拖地洗自己內衣褲襪整理書包,以前總是幫她收拾結果孩子有了依賴心理,現在就讓她自己檢查書包,如果忘帶了自己體會到不便下次就注意了!為鼓勵她堅持我采取集星星計劃這樣家務也是很積極對待。
第四多一些鼓勵與表揚,及時表揚讓她有成就感,退步時多鼓勵,讓她繼續努力爭取下次進步。
第五讓孩子學會做人,有顆感恩的心,常常教導“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她將會終生受益,決不能讓孩子成為知識豐富而性格古怪,對父母沒有感情,對他人 、社會漠不關心的人。比如接受別人的好處,想辦法以另外一種形式回報,還有小小的舉動比如公交車上的讓座,公園里別人隨手丟掉的垃圾,我會幫著清潔工阿姨撿起放入回收站,有時直接讓她去撿(當然只是眼前的舉手之勞)潛移默化中形成一種好習慣,我感覺高素質比好成績更重要。這就要我們大人加以引導。相信我們的付出總歸是有收獲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就讓我們帶著孩子前行。
這就是我要與工作太忙的家長共勉,即使工作再忙,盡可能抽些時間多陪陪孩子,都說最好的家庭教育是陪伴,那就讓我們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個人之見不到之處敬請批評指正。這是發言內容
其實之前我還真沒去認真思考關于家庭教育這個問題,也是后來遇到的一些事讓我感慨。
如今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大家似乎都很忙,忙工作忙生活,忙東忙西整天忙的團團轉,沒時間去照顧孩子。上周末我就遇到一個小男孩,背個書包來我店里:(我經營著小賓館)“阿姨我回不了家讓我住您這吧”?男孩是南方口音,身穿校服顯著很單薄十二三歲的樣子,之前他爸帶他來店里住過一次,所以這次直奔我這來了。看他有氣無力的樣子,我給開房后他倒頭就睡了。睡到晚飯時間我做好飯給端過去,脾氣古怪的他說啥也不吃,一會兒他爸打來電話讓我給他點錢,讓他自己下樓去買著吃,過后他和房費一起打給我。
其實當時也在想即使沒人給房費我也會讓孩子免費住下的。因為知道他家現住在寶雞,回不了家是因為年齡太小沒人陪而車站不賣票給他。
我讓他拿出作業和女兒一起做,做完作業就各自去睡了,誰知睡到半夜他背著書包從安全通道跑掉了,那時我還在值班,以為他只是下樓買飯,可天亮他才回來,告訴我說“阿姨我把書包放安全通道不見了。”我問他為啥要把書包放那兒,他說他也不知道自己為啥要放那的,后來聽說沒找到,他爸重新又給買的。第二天他背來新書包又住下,同樣半夜又背著書包逃跑,電梯不坐,還是從安全通道跑的。像他這樣行為怪異的孩子我還真有點擔心出什么事,就打電話給他爸竟然說沒事,可能去找同學玩了。“哎呀心可真大”古有孟母三遷,而他們竟然放心讓一個十二歲的孩子獨自在西安上學,要我真是做不到啊!況且孩子行為確實有點怪異,他爸媽就因為工作太忙,周末才過來陪他,這周卻因為有事抽不開身,才讓孩子來我這的。我想說掙錢不就為了孩子嗎?孩子沒有大人的陪伴,出了問題掙再多錢還有意義嗎?再說出于安全考慮,萬一有個啥事后悔都來不及,畢竟孩子還小,所以陪伴很重要。
還有次送女兒快到校門口,聽到汽車鳴笛,我抓緊女兒的手拉近我,忽見迎面閃過一個身影急忙拉過一個小男孩,是門衛老大爺,“小心車小心車”校車疾馳而過,這時走在男孩前面的一卷發女人大喊“你有沒有長眼,不想活了”小男孩一臉的驚慌,怯怯的望著卷發女人:“媽媽你走太快了,我跟不上.”而卷發女人還一個勁訓斥,過后并自顧自的繼續朝前走去,沒理小男孩,也沒有向門衛大爺道聲謝謝!
小男孩背著沉沉的書包艱難的跟在后面。女兒看此情景望向我說“她是不是后媽呀怎么那么兇?看我多幸福!媽媽你真好”!孩子看看我,我看看她牽起的手繼續向前走著!我想我們每個做家長的,是不是也應該放慢腳步等等孩子,她們還小跟不上我們步伐。
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里我分明看到了一位耐心、內心充盈著愛的母親,看到了一個溫馨幸福的小家庭,看到了一個快樂的、可愛的、聰明的、健康地成長著的孩子.正如封底的一段話:“這本書里的龍應臺是一個母親.她不是對傳統母職的歌頌,它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我們做不到龍應臺文中母親那么偉大,但我們可以做到用心陪伴精心呵護耐心等待孩子,就像牽著蝸牛的手去散步那樣領著孩子漫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