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些文字,我看到簡書的更文達到了2萬字。
1
2019年3月12日,正式開啟簡書的寫作歷程,我把這一天定為寫作的開篇日期。
我的文字旅程從魚哥的寫作班開始,找到了魚哥這樣大愛而又負責任的導師,讓我在寫作這條路上少走了很多彎路。
在寫作班,每兩天要完成不低于400字的文章的打卡。起初對這樣的任務,充滿了期待。每天早晨,看到任務發布時,心里滿是欣喜。
當我真正安靜的坐下來,想要開始寫的時候,內心是焦慮的。腦海里充滿了想法,卻無從下筆,想寫卻不知道寫什么。
后來,隨著課程一點點的漸進,看著群里魚哥和小伙伴們不斷的鼓勵著,在不斷地堅持的過程中,漸漸對文字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2
那么這個過程,我是如何做的呢?
楊絳先生在回復青年學者的信上說:“你最大的問題,就是讀書太少而又想得太多。”
我們寫作也是一樣,前期不要想太多。什么定位,什么變現,不要被這些思想困擾你前進的腳步。根據自己的情況,定下目標,開始行動就可以了。
這個過程中,沒有素材,不知道寫什么。心里有想法,卻不知道如何表達。文字寫得少,總想把字數寫得更多一點。
慢慢的發現,這樣寫下去很痛苦。有時候寫一篇文章要憋好幾個小時,到最后文章也沒有成型。想放棄,覺得可惜;想完成,又覺得不夠完美。就這樣,寫廢了好幾篇素材。
很多時候,我們追求完美,總想達到更好的層次。要知道,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只有先完成才可以更完美。
3
端正了寫作心態,接下來就要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
有些作者,天生就具有駕馭文字的能力,但我相信這類人還是少數。
對于我們普通人,想在寫作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一定要培養這幾個習慣:讀書、積累、思考、總結。
讀書
如果一個人不喜歡讀書書的話,很難成為一個專業的作家或者一個很厲害的寫手。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愛好寫作的人不熱愛讀書的。
平時我有一個習慣,家里的角落里,總會放著幾本書,只要有時間就會拿起來閱讀。
讀書的時候,不能死讀書。留意文章的技巧,有目的,帶著一些問題去讀。比如文章開頭和結尾,作者是如何寫的;關于文章結構是怎樣的;有那些地方是我們值得學的。
多思考,帶著問題去讀,這樣的話我們才能真正把這本書看懂了,它才會為我們所用。
積累
因為對于文字的喜歡,慢慢養成了隨手記錄的習慣。對于生活的一些感悟,對于學到的一些知識,或者是朋友圈看到的簡短的幾句話,我都會把它收藏在手機的便簽中。
尤其在聽歌、看小說、看一些專業的文章的時候,會有非常多的靈感涌現出來,這個時候,都要及時地記錄下來。
寫作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我們平時要注意多收集。看書的時候,可以摘錄一些優美的句子。走路的時候,有靈感的時候,哪怕一句話,都可以記錄下來。等你有感覺了的時候,你會發現有非常多的素材可以寫。
思考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人和事,我們作為寫作者,平時要注意留心觀察。
發揮自己想象力,思考你看到的背后的故事,背后的心理活動,能鍛煉我們的思維和想象力。
因為文章要寫得好玩,寫的有趣,靠的就是想象力。這樣堅持下去,會對我們寫作有非常大的幫助。
總結
看文章的時候,要養成總結的習慣。不能光看這篇文章寫得好不好,要多去分析總結。
為什么這篇文章會寫的好?這個文章他想表達什么?它又是如何表達的?哪些句段是寫的比較好?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技巧等。
根據學到的技能,然后不斷的調整,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4
相比其他高產的作者,這點成績簡直不值得一提。寫下文字,記錄在簡書的寫作歷程,只為向著更遠的方向邁進。
海塞說:“沒有什么比沉浸在創作的歡樂與激情中揮筆疾書更美,更令人心醉的事了。”
想起知乎上的一則提問:“如果讓你長時間堅持做的一件事,你會做什么?我想我會把寫作長期堅持下去,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