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過后,腸胃思鄉日盛,人也不免起了小情緒。路上的行人上下班的步伐,都是同樣的緩慢,神色暗淡,萎靡不振。
這個時節,我們都是在異鄉的游子,胎光在故鄉的飯桌邊游蕩!
"欲"是由“谷”“欠"組成,就是沒吃飽、沒吃好的意思,欲不是病,但思鄉是,它動了“心”。中醫觀點認為,“思傷脾”,飯都不能好好吃了,可不就是病嗎?
別人不清楚,但我知道治自己的藥方,只是外面抓不到藥。
藕4斤去皮切滾刀塊、豬大骨一副敲斷、土雞腳2只(可換成豬皮)、生姜幾片、食鹽若干,水若干。
簡單的食材也不太簡單:
神藥制不得法,終也是凡品!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我的家鄉,在湘鄂交界的公安縣。三國時,劉備駐軍在油江口,人們每次問候:“左公安否?”,待衛皆答:“公安!”,由此得名。
公安素有“百湖之縣”的稱謂,境內大小河網密布交錯,也因水幾度興廢。現在的居民多是明清戰亂之后,立足大小水塘周圍開墾的移民后代。
居此險地,民風當然不只有純樸而已; “獨抒靈性”是對公安人性格,最準確的描述了。我甚至覺得蓮藕和公安很合;前段時間,縣政府到美國去做介紹,也是著重推廣的蓮藕。只是,為什么不給老美吃煨藕呢?
多繞點圈除了充字數,也是為了先鋪墊好,公安煨藕的特點。
煨好的藕要夠粉夠綿長,干脆果斷,留不下相思,綿長的藕絲要足夠牽住游子的心;
那就用立冬后出泥的藕,泥土在這個時候才能用陳釀為它送行,也讓沉醉的蓮藕更加甘甜;
塘泥再送一身盔甲,蓮藕們便像分別秘密受訓的勇士,隨著挖藕人的調動,迅速集結; 雖然依舊不能看見同伴,可卻能感受到四周擠壓的緊密,可以感覺到人類急迫的需求; 它們的戰場也不平常,一生唯一能卸甲相見的時候,也沒空寒暄,只能共歌一句:“我們不一樣!”。然后,然后…,舍身為人! 去養心生血、開胃舒郁;去止瀉充饑、滋陰潤燥; 忙著在寒冬送溫暖。
省會人民講究用九孔藕,還要加幾樣中藥材; 公安不用,公安人敬重蓮藕個性,不論出身,“獨抒靈性”呀!
就是信任它的力量,篤定它能完全綻放,配料簡單就好,豬大骨整根敲成幾段,取肉的鮮、骨髓的油脂;雞腳或豬皮要它的膠質;放生姜僅僅是要去除大骨的異味。
煨不同于廣東的煲和燉,而我們煨湯又與湖南、江西那種容器密封放入火中的方法不同。我們用沙吊子盛好食材,放在煤球爐上煨,。湯大開后,就不再加蓋了,關小煤火慢慢煨,這沙吊子比瓦煲粗糙,遍布細孔,卻不漏湯,只吸油脂。經年的老吊子,凈藕都能煨出肉香。
公安人煨藕不看時間,反正沒加蓋,聞得濃香,看得見紅湯后就知道煨好了!也不關火,吊子大,料也足得很,門口來個過路的熟人,就喊來吃一碗!
身在他鄉,沒有吊子,沒有綿軟的藕,也沒有近似血的紅湯!
陳曉卿的《至味在人間》中有一句話,“所謂鄉愁,不過是小腸記住了兒時味道,長時間不吃,鬧脾氣了”。
我的小腸大概是記錄了煨藕的味道! 也可能是哪條綿長的藕絲牽住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