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士兵突擊
突然想寫一篇關于士兵突擊的帖子,第一次看到是高二暑假,每天早上在家看書做試卷及,無聊,打開電視,正好看到這么第一集,那個時候,王寶強已經成為大明星了,本身對軍旅片就特別感興趣,正好加上王寶強,明星加成,津津有味看下去了,不成想著了士兵突擊的迷。
上大學,有了電腦,直接購買碟片單機就可以看了,每當苦悶沒有希望的時候,都會拿出來,看一遍,第二天就滿血復活啦。班門弄斧,簡單的說說自己對幾個重點人物的介紹。
第一次看士兵突擊,覺得自己最像許三多,從三四線小城市第一次來到大城市,面對眼花繚亂的盛景,特別能感受到,許三多第一次被坦克嚇倒舉頭投降的心態。只不過我們動作上做不出來,心理上肯定是有反應的。許三多,第一次因為可能去喂豬去哭泣的時候,其實我們也不曾想嘛,有一天能在這所大學里嶄露頭角,套用我父親的話,每個大學生都是大好青年,不都是雄心萬丈,做一番大事業。心頭念念的槍拿不到,就如我們心愛之物拿不到一樣,內心的愿望破滅,那種失落感,挫敗感幾乎可以把人給吞沒。從許三多父親的教育方式上,更不可能會有心理教育,困境疏導。許三多走入人生死胡同,也是理所當然的。
當許三多面對軍旅生涯再也拿不到槍的時候,史今的出現,給了人世界最溫暖的一面,宿舍外的談話,讓一個迷茫的人找到人生的念頭,讓一個人心里開始專心去努力。
許三多這種兵,估計很難有連隊愿意接收吧,在他身上,看不到一點優秀士兵的影子,可以說毫無建樹,即使有莫大的潛力,相信也很難有連隊愿意耐心去開發他,培養他。所以草原五班的出現,就給他這樣的兵。草原五班,老兵的墳墓,孬兵的天堂。專門差兵的地方。許三多到這里到了該到的地方。第一次看到五班,我不知道許三多內心是怎么想象的,我覺得失落肯定是有的,許三多只是呆,并不完全是傻,知道好孬。在這種環境里,往往像許三多這種人,才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后知后覺的特點。李夢三個人的譏諷調戲,老馬班長的團結理論,如果在一般人身上,肯定把三多帶成一個孬兵。也幸虧是許三多的性格,讓沒有去理解透大家的負面情緒,反而當做一種主觀的熱情。許三多抱著一股熱情去融入草原五班去咯。在試探過程中,三多也遇到實際問題,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他的第二優點展示出來了,踏實堅定,耐得住寂寞。很難想象,在一個沒有人監督,沒人去夸獎更沒有批評的環境里,許三多能堅持自己的軍容軍姿,堅持新兵連學到作為一個士兵所應該掌握的。終于人生第一個重點的轉折點擺在三多面前,今天先寫這么多,明天繼續
草原五班,班長的命令許三多修一條曾經的排長也就是現在團長特別想修的路出來。迷茫中的許三多,終于有了一個前進的方向。我特別能明白現在許三多的心情,心里真真切切想去做事情,做讓自己感覺有意義的事情,每天的虛度年華,在二十多歲的時間里。正是一輩子最美好的年華。很難想象,在草原路上,茫茫草原,想撿一顆石頭有多難,但是咱們的許三多仍然可以去耐心的撿石頭。話分兩頭來說,作為孬兵的,李夢,老魏三人,當看到許三多去修路,是不能接受的。不能接受的,不是修路這件事,而是有人比他們上進,努力打破了他們守護的墮落,他們內心討厭許三多,其實更多是討厭現在的自己。討厭現在墮落的自己。他們不斷的給許三多制造各種障礙,無非是想上進的三多停下來,陪他們一起墮落。一起享受這個孬兵的墳墓,一起把日子混下去。
這個時候,可笑的是老馬,從早期的團結給許三多解釋,到尷尬去要求,到最后越來越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認識到自己再混日子。老馬,從后期劇透,他帶過的士兵在營門外送他離開部隊,就說明他是一個優秀的班長。但是在草原五班,這樣一個環境里,再優秀的性格和操守都慢慢被環境消磨。想想,老馬這個過程會有多么痛苦,明明知道那是不對的,卻為了團隊的團結,硬生生的墮落下去。許三多,就像一縷陽光一樣,把他墮落的生活照射的體無完膚,他終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而影響到三個孬兵的認知。那個黑手不見五指的晚上,孬兵想破壞修好的路,老馬在黑暗里的守護和孬兵在破壞時的猶豫。最后一刻,大家終于握手言和,一起修一條心路。電視和小說,都一筆概括這個時間。但是如果是我們真實的人,面對這樣的生活,有沒有勇氣和耐心去堅持下去呢。希望看到這里的小伙伴,堅持呀,想讓自己的人生五彩繽紛,干嘛還要在意眼前這些魑魅魍魎。努力+方向,就是你成功的階梯。
三多的修路,給自己的人生迎來第一個轉機。指導員帶領軍報記者前來采訪修路這個先進事跡,有的時候,不得不承認,運氣真心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記者要給大家拍照,大家肯定都希望郵寄一張照片回老家,給家里人看看,多帥氣,報報平安。可是還有一個人需要去站崗。沒辦法,善良的許三多,被狡猾的李夢給說服換崗。想想,也對,這種情況下,善良的人總是被欺負。軍報記者當看到哨所下執勤的許三多,才情大發,激情下做了一幅作品。最終許三多才有機會被團長發掘,、。才有了后來許三多絢麗的故事
??QR?Or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