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儀的人主動表達“我喜歡你”,這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啊。
前幾天在舍友的強烈推薦下,去看了電視版的《何以笙簫默》。分分鐘被小默笙圈粉。
演員生動活潑的演繹,標配的那一首甜得快要溢出屏幕的歌,當然都是加分項。不過最重要的,是默笙本身的人設——陽光燦爛、個性明媚。遇到傾心的人,就直率開朗地拔足倒追。
就像是一束明亮的陽光,把真誠和坦率,一股腦兒地照進了何以琛的生命。
“以琛,是你笨還是我笨?哎,你那么聰明,一定是我笨了。我怎么這么失敗,追了半天,人家都不知道我在干什么。”
“那我現在先排隊,等你大學畢業了,可不可以有優先錄取權?”
“不如考試的時候你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吧。那樣我肯定跑得特別快?!?/p>
是那樣的熱烈直接,干脆爽朗。
多少次,以琛雖然嘴上說著“趙默笙,你知不知羞的?”眼眸里卻是化不開的笑意與寵溺。
他說,如果這世上有一個人曾經出現過,那么其他人就會變成將就。而她,就是他唯一的不將就。
當然,這是小說是電視,與真實生活有很大差別??纯淳秃茫荒芴^當真。
如果放在現實生活中,那些主動追求心儀男生的“默笙”,有可能會牽起喜歡的人的手,也有可能怎么也做不到。都是再正常不過的情況。畢竟我們誰也不知道自己會擁有誰生命中的主角光環。
但不管結果如何,向心儀的人坦率真誠地主動表達出“我喜歡你”,這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啊,不是嗎?
最近這段時間,朋友圈里總是氤氳著一股粉紅色的裊裊香氣。朋友們一個個地脫離了單身大軍的隊伍。每天都被發糧撒糖,隔著屏幕聞到的都是濃濃的甜蜜氣息(suan chou wei)。
長吁短嘆地鬧了幾句,玩笑道,好想找個喜歡的男生來好好追一追啊。
如果能遇見一個讓我足夠喜歡的人,我要對他說很多溫婉曼妙的話、寫很多溫暖熨帖的文章,要給他親手編織好看的手工制品,和他煲很久的電話粥,聊細碎的瑣事和總也說不完的廢話。
如果我真的喜歡上了一個人,那么我一定要讓他知道。要告訴他,我真的很喜歡你。
朋友說我想的這些,雖然很美好,但是太過理想化了,“如果你喜歡的那個人對你沒意思呢?”
我說著沒關系啊,“總要有一個人先邁出第一步嘛,既然那個人可以是他,那為什么不可以是我呢?”
“但是你太主動了的話,就會給他一種把你吃死了的感覺。自然而然地,他就會對你不上心了。”
老實說,這段對話困擾了我好幾天時間。
我們似乎有一個固有觀念,認為在感情中多付出的那一方就處于劣勢。
但其實付出的那一方也掌握著主動權啊。我喜歡你,所以我對你好。如果有一天我不喜歡你了,我隨時可以把那些好收回來。
我把自己的心意表明給你看,是因為我信任你。你珍之重之我自然感激,你若是棄若敝屣,我也隨時可以收回,然后大踏步的頭也不回地向前走。
最后讓我們放下的,應該是“我不喜歡了”,而不是“他不喜歡我”。前者是經歷過嘗試過、哭過通過后的通脫曠達。不同于后者,在一切沒有開始前的退步抽身。雖然能及時止損,但遠離了風險,就同時遠離了痛苦和歡樂。
我們能從一段關系中體會到多大痛苦,就能從中體會到多大幸福。我只有這一個一生,所以愿意熱烈徹底地去體會,不想平平淡淡地度過。
《少年進化論》里有過這么一段話:等著別人來追你,頂多只能在幾個男生里挑一個。如果自己主動的話,那你可是在全世界男生中,挑一個最中意的。你說,哪個更明智?
我清楚地知道,并不是主動就一定能換來好結果。也有可能一腔熱情滿腔情誼,最后卻結結實實的撞了南墻,得不到想要的結果。但,即使終撞南墻,這南墻也是我這一生最難以忘卻的回憶。
而且,萬一呢?萬一前方不是南墻而是坦途呢?或者撞著撞著,就撞出了一條路出來,遇見了真正值得遇見的人呢?
不管最后是否順利了拿下了對方,順利的牽起了心儀的人的手,至少真誠地表明過自己的心意,回想起這段時光的時候,總會比沉默無言來得豐富而恣意些。
很喜歡維安的一段話。女孩子主動說“愛”并沒有什么問題,表達自己的感情不是輕浮,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是尊重自己的表現。你的愛很珍貴,說出來也不廉價。努力通過真誠的方式去靠近和獲得心儀的人和物。這樣的人,本身就最值得珍惜。
每一個女孩兒的情意很珍貴,主動說出來的這個動作,也是那樣的真誠和美好。
每時每刻的相遇和別離那么多,他的光芒會吸引你,也會吸引別的人。你不主動,別人也不會讓著你。
即使追不到又怎么樣呢?寧愿表明過期待過,傷心過失落過,至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兩個人彼此相逢的心情,感受到了兩組運行軌跡重疊時的光影。也不要讓一切在寂靜無聲中了無音訊啊。
如果未來有一天,真的遇見了那樣一個人,希望我們都可以坦坦蕩蕩地對他說:
你是一個讓我心動的人,而不是權衡取舍分析利弊后,覺得不錯的人。希望我對你來說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