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個“窮屌絲”的非凡人生

? ? ? ? ?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整理

我承認,這樣一個標題純粹只是為了博人眼球,但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青少年時期的富蘭克林確實是一名“窮屌絲”。他接受的正規教育很少,也就上了一年的文法學校,若干年的寫算學校,十歲的時候便被領回家幫父親干活;他為了擺脫哥哥的“專制”,孤身一人來到費城討生活,當時他身上臟的不成樣子,口袋鼓鼓囊囊,塞滿了臟襯衣和臭襪子,身上的全部盤纏就是一元荷蘭幣和約合一先令的銅板。正是這樣一個“窮屌絲”,后來成長為美利堅合眾國的開國元勛,他有什么人生經驗與我們分享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富蘭克林自傳》。

一、富蘭克林談個人修養

他把當時覺得必要或可取的美德歸入十三個名目,分別是:節制,飯不可吃脹,酒不可喝高;緘默,于人于己不利的話不談,避免閑言碎語;秩序,放東西各歸其位,辦事情各按其時;決心,決心去做該做的事情,做就做到心想事成;節儉,不花于己于人沒有好處的閑錢,杜絕浪費;勤奮,珍惜時光,手里總忙有益之事,剪除一切無謂之舉;誠信,不害人,不欺詐,思想坦蕩公正,說話實事求是;正義,不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的行為永不沾邊,利公利民的應盡義務切勿放手;中庸,避免走極端,忍讓化冤仇;清潔,身體、衣著、居所、不許不干不凈;平靜,不可為小事、常事或難免之事攪亂了方寸;貞潔,少行房事,除非為了身體健康或傳宗接代,千萬不可搞得頭腦昏沉,身體虛弱,或者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平靜或聲譽;謙卑,效法蘇格拉底。

他不主張這十三項同時做到,而是一次專注于一項,等把這一項掌握透了,然后再試下一項,這樣循序漸進,直到把十三項統統做到。當然其中也有方法可尋,比如一些美德一旦養成,可以方便另外幾項的養成,如節制先行,有助于頭腦冷靜,思維清晰,其他的美德自然就更好養成。不過這些都可以結合自身特點決定先后順序。(后附自查表)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富蘭克林談影響力

我們常常會把失敗的責任歸咎于所處的環境,但很多時候環境并非不能改變,富蘭克林就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

他跳槽到華茨的印刷所,該印刷所的工人都愛喝強勁啤酒,認為這樣更有力量,而他則認為這是一種令人深惡痛絕的習慣。剛開始的時候,他們自然相處不好,但隨著富蘭克林的策略調整,很快與他們相處融洽,并取得了一定的威望,隨后頂住反對的聲音,對印刷所的規矩進行了修改,朝著他希望的方向發展,具體怎么做的,可以詳閱原書56頁。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只要你足夠強大,環境也會為你讓步,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努力,社會也會朝著預想的方向發展。

三、富蘭克林談人際關系

怎么讓一個反對你的人改善對你的態度?富蘭克林的做法是,讓對方感受到被尊重。

富蘭克林第二年再次提名為議會秘書的時候,一位新議員做了長篇發言反對他,兩人的關系曾經一度緊張,不過他采取了一種另類的辦法,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聽說這位議員的藏書中有一件稀世珍本,于是寫了一個條子表達了一睹為快的渴望,請求借閱數日,這位議員很快便派人把書送了過來。大約一個禮拜以后,他把書還給了這位議員,并附了一張條子,表達了強烈的感恩之情。再次見面,他們很友好的攀談了起來,最后還成為莫逆之交。

富蘭克林原文有這么一句話:誰若一次施恩與你,必將二次施恩與你,其樂意之情為受恩于你者所不及也。

四、富蘭克林談讀書

富蘭克林自知接受的教育不多,所以在讀書方面非常下功夫,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下面是原文的摘錄:

哥哥和其余的人離開印刷所吃飯去了,我一個人隨便吃一點東西,在他們回來之前,剩下的時間我就可以學習,于是我的學習大有長進。(原著20頁)

圖書館給我提供了勤學苦讀、不斷改進的途徑,為此我每天勻出一兩個小時,這樣便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我父親一度想讓我接受高等教育的缺失。讀書是我讓自己享受的唯一樂趣,我不在酒館、賭場或任何游樂場所消磨時光。(原著99頁)

同樣,富蘭克林讀書也不是一味的苦讀,比如他成立了“共圖社”,社員會圍繞事先定下來的問題,苦讀一個禮拜與之相關的書籍,然后進行集中討論,這種方法既有有目的的輸入,也有有目的的輸出,能夠讓一個人得到知識的快速吸收和個人的快速成長。

五、富蘭克林談寫作

富蘭克林為了快速提高自己的文筆,想出了一個速成的寫作方法。

他偶然得到一卷《旁觀者》,通過反復閱讀,認為文筆優美,希望自己能夠模仿。于是他從中選擇了幾篇文章,寫出每個句子的要旨,先擱置幾天,然后不看書,試著用到手的貼切的字眼詳盡的表達每個要旨,爭取像原來表現的一樣充分,從而再現原文。然后把自己寫的與原文加以比較,發現自己的不足與錯誤,并予以糾正。

他發現自己詞匯貧乏,或者做不到召之即來,運用自如,于是堅持寫詩,因為為了和律協韻就不斷需要用意思相同、長短不一、聲音多變的詞,這樣就會逼著自己為這些變化而苦苦搜索,而且也會讓自己把這些變化牢記心頭,直至完全掌握。他會把幾個故事改寫成詩歌,過一段時間,等他把原來的散文忘到腦后時,又把詩歌還原成散文;有時候他還把寫的要旨打亂,過幾個禮拜,再努力將它們排列成最佳的順序,然后造成完整的句子,再聯句成篇,這樣做可以教會我們理順思緒的章法,最后再與原文比較,修正錯誤。

這就是一個“窮屌絲”成就的非凡人生,這些要點并不能全面的概括富蘭克林的偉大,需要大家自己去尋覓,以求人生的通透。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