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因為最近火熱的事件“HW中國區開始清理34+員工”與妻子PK了一次,后來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非常激烈的程度。現在想來這可能和我自身的年齡有一定的相關,同時也很慶幸當初沒有走進HW。
今天早晨,在網上搜尋了些信息,都是來自于網友們的貢獻。
1,中國區開始集中清理34+的交付員工,注意不是研發程序員,是交付的工程維護人員(這個我就不貼圖了,相信很多人已經看到網上的中國區郵件截圖了)。去向是跟海外服務部門交換今年新畢業的校招員工,也就是進新人,出舊人。這些舊人目測要被輸出去海外,實際上就是變相裁員,這些30多歲的老桿子,英語又不好,拖家帶口,能出去海外安心奮斗的沒幾個,即使出去了幸存的也不多。
2,研發開始集中清退40+的老員工,這個才是真的針對程序員的。去年年底任正非的新政策是45歲必須退休(領導除外),但是文件還沒焐熱,這會HR就開始集中把過40歲的老員工,直接提前辭退或者不續約,顯然是不希望2-3年后這些人在華為安然退休,這里面確實有不少是考核不錯,只是沒當上行政領導的專業技術專家(華為內部的發展路線允許有不當領導的高級別專業人員);
3,前幾個月華為轟轟烈烈的2000研發將士出征本質上跟第1點沒區別,也是變相的裁員,因為這些研發員工輸出之后大部分人會很快自行離職或者被考核離職,幸存的比例并不高,這個跟大家的直觀感知差異很大,長期國內的員工,尤其是研發員工出去海外常駐,不論是自身能力還是政策適配方面,能成功轉型落地發展得好的比例很低,十有一二就很不錯了,大部分人在1-2年以內就大浪淘沙了,這個在華為海外辦事處都不是秘密。所以大規模外派屬于變相裁員的手段,這個在華為的歷史上不是第一次了,也是任老板屢試不爽的手段,當然這次外派老研發,激活組織也是一方面,不過現在華為大了,很多領導突擊提拔手下小弟拉出去充數,好像這次效果沒有以前好;
下面是一個逃離HW,干滿一年未得到年終獎,且被原同事說為活該的小伙伴,摘錄的一部分HW冷漠員工的答案,現在可能這個命運也落到他們的頭上了。
=============以下是原答案==================
那一年,老板成立打港辦,誓言:不搞死李一男誓不罷休!
你們說:打的好,干死這個忘恩負義的。
那一年:同事小王因為懷孕,晚上少加了一會兒班,領導說:別人都加班,你不加班,考評C!
你們說:C的對,不加班就應該得C。
那一年:同事小李因為老父親生病,要求晚兩個月出差。結果,年底考評C,第二年因為C被裁。
你們說:裁的好,不服從分配的人憑什么待在公司!
那一年:某員工因為過度勞累病倒,不能做貢獻了,結果被裁。
你們說:公司已經仁至義盡了,還能幫你養老不成!
那一年:小張準備離職了,領導給了小張年終考評C。
你們說:當然要C啦,離職的人不C誰背C。
那一年:小葉干滿整年,因為要離職,結果年終獎為零。
你們說:都離職了,還想要年終獎,真不要臉!
今天,公司開始裁你們了。
你們說:真他媽的沒人性!
我說:裁的好。
公司沒人性,不是你們鼓勵的嗎?
那回過頭來,讓我想到了什么呢?
首先,任老板說別想30多就養老。不知道任老板如何定義養老這個詞,從各種途徑來看,養老都不是每天準時上班、準時輸出那么多報告,干那么多的活,而且還要加那么多班?如果這叫養老,那就說明這個詞的定義和大部分人的認知的養老就是溜溜彎、打打太極、想睡多久就多久......差距太大。
其次,讓國內大部分員工去海外,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這么干了。而且,美其名曰要衡量業績。從法律角度來講,H的中國區業務有大的調整嗎?有新的組織需求嗎?都沒有,既然沒有,那就是原來的環境未變化,原來的工作崗位也沒有變化,現在怎么就符合要求了呢?從法律上也站不住腳啊。
再次,那些研發的人,基本大好年華、最寶貴的時間、最大的貢獻期就是在剛畢業到40歲間。這個時候,耗盡心血、加班到天亮,嘔心瀝血到了40歲,就成了不合格員工了,要被踢出去了。誠然,公司給出了比其他公司高一些的薪酬,但付出也比其他公司高出太多了。有人說,員工認準企業就相當于結婚了,當初最好的15年給了你,現在人老珠黃了,你就嫌棄了,而且冷漠的拿起我賠償了啊...如果在家庭中這個人就是人渣啊。。。
最后,清理34歲,40歲以上的員工,會引發最大的社會問題。如果“偉大、民族的脊梁”都這么干,那以后還有其他公司會保留34歲以上非研發、40歲以上的研發人員嗎?別說這是杞人憂天,這事標桿,赤裸裸的標桿。國家要為此來買單了。
從當初“聯想不是家”到現在“偉大、民族脊梁的清理34+員工”,只能說明一個本質:公司與員工間的對立會一直存在并尖銳下去。當初馬克思預言的那一幕在資本主義國家沒有體現,有可能會在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發生。
《未來簡史》的作者曾經說過,預言不是為了實現是為了防止發生,使社會變得更好才存在。但愿這種對立能夠像作者曾經說過的,有一天能不斷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