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我還在開會中,看到手機亮起,是清芳姐打來電話。心想肯定是急事,于是告訴她留言給我。她告知我:城市書房昨天開業(yè),所以希望今天在那里搞點活動的郭館長就發(fā)布了今天要搞讀書會的消息,再與清芳姐核對發(fā)現(xiàn)時間有誤(我們預計問下周才搞,問她怎么辦,她問我怎么辦?“看著辦吧”,是我們的一致思路:正好做個我們的親密和非暴力溝通之間的過渡。內(nèi)容就隨著框架去變,反正帶一個活動還難不倒我們。
于是,會后,我用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把近一個月前參加過的一個冥想活動的引導詞從錄音中翻成手稿,我的準備工作就算完成。
上午的活動從田老師帶大家做互相介紹的分享開始(我去幫她接了兩個問路電話);在她總結時我離座去接待剛剛到達的柳瑜;在她要接著過渡時郭館長請她去接受記者的采訪;于是活動就轉到我來帶領賞玫瑰花畫玫瑰花的冥想、分享,這個環(huán)節(jié)將結束時,那個“幾分鐘”的采訪才結束,田回來,我們一起帶動大家分享、體會生活中的溝通模式,去改良不同的版本;田老師還給大家送表達愛語的小魚紙。。。
一上午的活動,我的幾個體驗:
1.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主持活動,語言功夫要加強;
2.在開放的環(huán)境有利吸引群眾的注意,但不利于核心成員的專注;
3.分發(fā)小魚紙時,國鵬表示不需要,我直接跳過臨時加入的史老師轉而對王輝分發(fā),要提升靈活性和接納度;
4.70多歲的老教師的關注、參與說明讀書、休養(yǎng)不僅是某個年齡段的需求,我們可以做很多;
5.音樂因沒下載播放器,不能連續(xù)循環(huán)播放;
6.冥想期間孩子來要水喝,活動結束要吃的,可見準備需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