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
轉載請注明出處
文|白色風車騎士
也許和小時候經常聽故事有關,自上學起,我并沒有太為作文苦惱過,沉醉于老師家長文筆不錯的贊美里,也曾在青春年少之時,追求過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明媚憂傷。高考完之后,雖然偶爾也會想著,寫寫東西練筆吧,卻總也提不起勁兒了。寫作不僅僅考驗知識的儲備量,同時也要求能夠快速地理清文章脈絡,主題明確,一氣呵成,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日常的時候,經常練習,只有這樣,才能對文字有較強的把控力,寫出的文章才能連貫暢通,給讀者帶去賞心悅目之感。
因為放任,所以生疏,我媽媽為此常埋怨我:以前還天天夸你文筆不錯,現在倒好,什么也不寫了,好不容易有個可以發展的特長,現在還荒廢了。實在被她念得受不了,剛巧在公眾號里看到已經結束的21天寫作訓練營要開第二期,稍微了解了之后,就報了名。這次的寫作訓練營由原先的21天直接變為100天,對加入的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群里各個行業的人懷著各自不同的目的,彼此相攜扶持,希望能夠共同走完這100天。
今天是訓練營開營第25天,走到現在沒掉隊,內心還是想給自己點個贊,畢竟,這些日子,堅持連續打卡的人已從最初的一百八十人變成了六十幾人,希望自己能一直堅持,直到活動結束的那一天,給這件事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通過這25天的日更,我也學到了很多事,幫助自己進步得更快一些。
首先,我變得更能發現身邊的美,不容易錯過一些細節。我們都知道,寫作最愁的就是沒有素材可以輸出,盡管每天群里都會有老師發布的可用話題,但仍然需要有說服力的可以打動人心的小故事來潤色主題,并且引出觀點金句。這就需要我們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例如在公共汽車上,別人大多都在玩兒手機的時候,你可以選擇觀察上下車的人,讓座的過程,也可以聆聽一些車廂里的聊天,這些點點滴滴的東西組合起來,就是一個很好的素材庫可供隨時取用。
記得我曾經在公交車上聽到兩個媽媽的聊天:主要是抱怨孩子負擔太重,每天的作業甚至都要到十二點才做得完,另外,如今都是微信通知注意事項,萬一某個早晨臨近出門才發布消息,最后勞神的都是家長,再有,學校為了完成全面發展的標準,時不時要布置一些手工勞動,孩子們忙著作業都來不及,最終都是給家長練習心靈手巧了。我以前只把這些當做笑談,而現在想起,這是一個多么有話說的素材。
其次,養成了寫作的習慣。超過21天的日更,每天寫文已經變成了習慣,不再覺得寫一千字是件多么令人痛苦的事,相反,每天在群內與同好者分享一下見聞,互相鼓勵一下,便覺得更容易堅持下去了。倘若在群里對同一件事情持有不同的態度,思想碰撞,就更能滋生出犀利的觀點,由此寫出吸引人眼球的爆文。
改掉一個壞習慣很難,擁有一個好習慣也不容易,通過自己的努力,堅持讓寫作變成一件生活不可或缺的事情時,才更能對自己的文字有所了解,從而有所改善,達到自己所期望的高度。
通過堅持寫作,也增加了自己對其他事情的恒心。口號喊起來很容易,堅持個把禮拜也很簡單,寫作和減肥也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減肥的人,口中叫著減減減,嘴巴卻還在吃吃吃,那么無論如何,他也不可能瘦下來。寫作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是空喊:我要好好寫作,是完全沒有效果的,只有切實地行動起來,多從各個平臺上了解資訊,多讀書擴大知識面,多動筆訓練整文寫作,才有可能將寫作做到比較好的程度。
苦于常常引用不出名人故事,或是經典名句,我也開始堅持閱讀,學著去做讀書筆記,想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的文字更出彩。
100天的日更寫作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寫出文章的成就感,更是被別人關注、點評的喜悅,100天說起來不長,卻也足矣從夏天行至冬日,這么看來,堅持下來絕非易事,我仍然會堅持,直到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