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清明節我選擇了回家。剛好臨近爸爸的生日。
回到家,心里是平和的怡然。
在清明的前一天,爸爸耐不住心里的癢,看見鄰居們都在田里插秧,他當場也痛下決定,我們家今天也去下田插秧吧。
爸爸和媽媽就浩浩蕩蕩地去了。而我,是拖著一副疲憊的身軀極不情愿地往田里走去。一半是因為怕愧疚一半是因為骨子里的懶惰。
后來發現其實下田也不錯。
站在田里,微風徐徐吹來,左手抱著秧苗,右手在拋秧苗,時不時和爸爸媽媽他們閑扯幾句。天氣也很調皮地在變來變去。剛戴上草帽,天就變得昏暗,吹來的風更涼爽了。不由得又念叨幾句。而我老是喋喋不休地念叨的是,“怎么阿建還不來呢?他不來了?來田里看一下我們也好呀!他來了,我們就可以早一點把秧苗插完呀!”媽媽他們只是安靜地聽我嘮叨,也懶得搭理我這臺復讀機了。大概是中午時分,阿媚來了,帶著鴨舌帽,套著長袖外套,一條如平常的短褲,一看就是全副武裝來了。因為有她的加入,我們很快就將老屋上面的田插完秧了。這讓我對能早點把秧插完的期待更添信心了。
后來,阿建還是如我愿出現在田里。他接過爸爸手中的鐵鈀去把田的凹凸不平的泥整平坦。爸爸多虧他,省了不少力氣哈。于是,很順利地,我們在下午五點前完成了兩畝田的插秧,在我的預言之中。我心里樂開了花。
爸爸在田里因為插秧太慢,被我時不時地吐槽。媽媽說得更形象,你爸插秧像是要問過秧苗同不同意似的。我一聽,哈哈大笑。爸爸也是忍俊不禁。
后來,我得知,爸爸之所以這么心急要插秧,完全是怕如果要等下個周末的話,就只能他自己去插秧,因為其他人都沒空,他一想到那樣的慘狀,他就不樂意了。
哈哈。爸爸原來是只老謀深算的老狐貍啊。
發小也在我回到家的那一天就驚喜地出現在了我家,我們倆東講西講,一起哈哈大笑,一起看電視。
時光是慢悠悠的,我們之間的舉動也很平淡無奇,但不知道為什么,我覺得回到家和他們度過這樣的時光覺得很感動,很溫馨,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