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說長不長,短短數十載的光陰可能就是一瞬間的事;但說短也不短,只要你用心去體會,你會發現活著的每一秒都是精彩紛呈妙不可言的。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去年國內大火的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作為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良心國產電影,這部影片真的帶給我太多驚喜了,導演兼主演徐崢更是憑借這部電影一舉奪下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殊榮。可見在立意真實的基礎上,該片更是俘獲了廣大國人的心。
或許很多人會說,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比電影苦太多,但電影可以反映生活,感受生活,甚至于改變生活。《我不是藥神》改編自2013年湖南省爆發的真實案例“陸勇案”,說的是主人翁程勇,在機緣巧合下成為了印度仿制抗癌藥“格列寧”的中國區代理,通過買仿制藥發家致富,最后在正版藥公司的述求下他退出了,可后來發現,曾經在他這里買藥的患者陷入了困境,因為缺藥而死,心有愧疚的程勇決定為了患者鋌而走險,再一次以成本價向患者出售正版上萬元的仿制藥,最終因為“走私假藥”而被捕。
電影給我的第一個觸動,是程勇砸錢,讓夜店經理上臺去給劉思慧跳舞的橋段。一個單親媽媽,女兒患了白血病,一瓶藥需要四萬多塊,有藥就能活,沒藥就得死!即便是如今這個日漸開放的時代,在夜店里穿著暴露的服飾跳鋼管舞,即便人們嘴上說理解,認同,但心里總會有一絲蔑視和偏見吧,夜店經理更是直接的表現出了他對鋼管舞女郎的輕蔑。但程勇為劉思慧出頭,他知道劉思慧為什么即便忍受著屈辱也要在這里被人看輕,這樣能賺錢,這樣能買那四萬一瓶的藥,這樣她的女兒能活!所有的屈辱都敵不過一個叫“母愛”的詞。為了女兒要錢跳鋼管舞的母親劉思慧看著在臺上尬舞的經理,內心壓抑了多年的苦悶,憋屈,憤恨都在這一刻爆發,炙熱的眼神告訴所有人,在這一刻,她在做她自己。就像被枷鎖鎖住了的飛鳥,在這一刻,被程勇和他的印度仿制藥打開了枷鎖,一飛沖天,自由翱翔!讓她守住了自己“母愛”的職責,讓她拿回了做人的尊嚴,讓她自由自在的、真正的活著!
第二個觸動,來自因為愛,所以想活著的呂受益:“我剛得病的時候,老婆懷孕才五個月,我每天都想死。”直到后來兒子的出生,他每天唯一的愿望就是活著,活著聽見一聲“爸爸”,更希望有幸可以聽見一聲“爺爺”,即使在貧窮,即使在難受,他都要為自己的兒子活著。這位重癥病患者,每次見面都會請大家吃橘子。因為愛,他想活著,樂觀的活著,他不愿意放過每次活著的機會,他闖入程勇的神油店,在給別人帶來商機的同時他在努力的掙扎,或許是因為愛,所以他才會義無反顧。
第三個觸動,來自那位普通的老婆婆,在周一圍飾演的警官曹斌抓住了購買印度仿制藥的患者時,讓他們說出賣家,卻沒有人回答,最后,這位老婆婆站了出來,她拉著曹斌的手,苦苦哀求道:“我不想死,我想活著。”最后這句揪心的臺詞,讓我看到了無數白血病患者面對疾病的無奈和辛酸。聽完這話的我,眼淚已經在眼眶里面打轉了,我在想,我若是站在老婆婆面前的曹斌,我會怎么做,于法,這些人購買“走私假藥”,當抓當追責,于情,這些人因病致窮,拖累全家,他們只不過是想活著,這又有什么罪!還好,曹斌是個有擔當,感性大于理性的人,他最終在法律和道德中選擇了后者,釋放了無辜的患者。我不知道他算不算優秀的警察,但我能說他是個優秀且值得尊敬的人!
最后,讓我哭出聲來的觸動,來自程勇去監獄的車上,在他這里買藥的白血病患者來為他送行的場景,所有人都摘下了口罩,劉思慧甚至都給女兒摘了口罩,他們在以示尊敬。因為幾個病友群群主第一次和程勇見面時候,因為是有菌環境而戴著口罩的時候,程勇說你們戴著口罩和我談,我都看不清你們的臉,是對我的不尊重,當時不過是他耍橫的話,強行的要求,最后卻是白血病患者們自己主動為他摘下口罩,這是大家對他的認可,他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淚流滿面的我,也是在這一刻,哇的一下哭出聲來。
想要別人尊重,得先做讓人尊重的事。程勇這個滿口粗話行事狡詐的普通男人,卻最終憑借一己之力,點燃了生命之光,成為眾多白血病患者口中的藥神,讓他們在原本黑暗的生活中重獲生的希望。他本沒有當英雄的初心,卻做了英雄的事,最后成為了眾人心目中真正的英雄,他的所作所為值得我們每個人的尊重。
人活著可以有很多個理由,可以是為了親人,可以是為了愛人,甚至是為了自己,但只要我們活著,便是希望。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比電影苦太多。《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或許便在于用最真實的生活給了我們以最純粹的感動。愿我們每個人都能珍惜生命,感恩生命所賦予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