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家中網絡寬帶到期,需前往隔壁鎮辦理續費業務,店鋪主柜男青年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他為人熱情開朗,工作時動作迅速、投入,兢兢業業,服務他人;他的妻子在身旁照看剛會走路的孩子,一家三口為更好的生活努力奮斗場景令人心動。
同時,我也深刻反思自己,工作原來可以適當地激情一點,熱心一點,讓靈感的火花迸發,讓效率極大提升,產生新想法,新思路,新行動方式;以此從取代慵懶,頹廢,消極度日的工作狀態。
細心觀察你會發現:激情首要就是一個字:“快”。
快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思維快,頭腦運轉迅速,這樣才有產生靈感的可能,我想當蘋果落下砸到牛頓的頭頂的時候,他的頭腦肯定在飛速思考原因,而不是緩慢的思考,古人的“格物致知”不是一種可行方法。二、行動快,這與頭腦的快是相呼應的,二者缺一不可,行動的快必須跟的上頭腦的速度,或者稍慢,太慢或太快都可能出問題。
其次,全身心地去投入。
激情必須全身心放在工作之上,聰明人知道當下干的是工作,認真投入的人在工作上定然不會有所懈怠,一定會竭盡全力做好本職工作,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優秀的人會做好每件事,不僅僅是工作,而激情恰好是一劑催化劑,它會使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最后,服務是生存之本。
我們所有職業,一切工作都是在服務他人,同時,我們也在享受他人帶給我們的服務,現代社會的人,更愿意為高品質的服務買單,即便你價格(薪水)比同行高很多,順豐和京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人們為什么愿意高價購買他們的服務,就是因為他們的服務質量高,產品質量好。現在人們收入增加了,低價質量一般的策略已經不適應市場需求,而我們能做的只有工作好才能提升自身附加值,才會得到更豐厚的收益,從而享受更好的服務,解決生存之后,更好的生活下去。
以上,便是我們今后工作激情方面的努力方向,我身體力行,收效顯著。
接著,由激情引發了我對追求的思考,我們整天工作,確實激情滿滿,如果追求什么這個疑問搞不清,往往容易陷入迷茫,而我認為我們普通人,追求就是簡單,平淡,一家人合家歡樂,幸福快樂的生活下去,不為生存和適度地消費而煩惱,這就夠了。這看似簡單,但是,初入職場的青年人不是一兩年內能辦到的,我覺得10年左右做到算是了不起,所以,接著努力吧。
當然,追求這個事是個價值觀取向問題,不求人人都是如此,我談的僅針對多數普通人。
簡言之:激情常在,服務生存,不求成帝,但求安和,一切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