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至,嘉禾生。古云一方水土出嘉禾,是福澤之地,和同之象,祥瑞之兆,而又有“德及于地,嘉禾生,蓂莢起,秬鬯出”華章美句之說。冥冥之中,讀過去,每一個字眼,都在傳達著一個美好的事物。
諸般人生體驗中極具力量的一項就是愚昧與文明意識的深刻交鋒,美好與丑陋,無盡欲念與崇德向善的截然對立。這一體驗,穿越時間而橫跨經緯,作為一個永遠讓人倍感深刻的話題而讓人品咂不已。
其實,每個人都懷念那些美好的東西,就像我們的父輩們懷念他們那些清貧日子里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情景,就像我們小時候在自家門前的泥巴路上撿到一分錢,昂著頭天真的問,娘,警察叔,在哪里?這些都是孩童天真的美好,都存在了時光的相框里。
迄今為止,互聯網最大的好處是讓事情傳播的更快,最大的壞處也是,讓事情傳播的太快。在20兆網速上,我們看到了我們以前不經常看到的事物,互聯網讓真實來得更加真實。所以,當我們見慣那些冷漠,無情,匪夷所思的騙局和百思不得其解怪誕行為的時候,你在內心事物深處是否涌動出對憐憫,同情,關愛,崇德向善那些激烈的渴望?
對人性丑惡行為看慣的習慣是現代人類社會最大的敵人,當積習被潛移默化的認為是正常,那我們就習慣了小悅悅事件,就習慣了艷照門,習慣了炫富,習慣了一個群體的冷漠。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想從生活里找尋那些我們曾經遺失的美好,關乎人性善良,同情,崇德向善的心靈。所以,我們在互聯網上看到了更多平凡人令人唏噓不已的壯舉,就在我們身邊,前一段時間鶴山社區的老張,在遇到兩個人溺水的時候,毫不猶豫的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兩條生命,一個平凡人的壯舉,我們有理由相信,這種巨大力量的背后,一定是人性最本質的流露,崇德向善。
寧山之陽,汶水之陰,周公屬地,顏回故里,圣人故鄰,福澤之地。那些讓后世之人所追尋的大道,在我們平凡人的生活里開始熠熠發光,每一處古跡的瞻仰,都讓我們強烈的感受到古人先賢對人性向善的召喚。
對于美好的懷念,不僅要存在于我們遙遠的記憶里,懷揣那些美好而熱烈前行;更要成為我們安身立命之行為準則,身體力行的踐行。“君子學以致其道”,一個國家和民族,只有以崇德向善成為主旋律,才會激發出強大的向心力。
讓崇德向善成為一劑良藥,撫平人心匆忙的焦慮,減輕精神的負荷,凝聚正能量,為和諧寧陽建設添上濃彩重墨的一筆絢麗。
大音希聲,于城市文明邊際之處,日出噴薄之時,人心不忘初心之始,聽,嘉禾破土之聲。
家居嘉禾,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