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作品在精不在多,乾隆皇帝一生寫了近萬首詩,然而流傳于世者幾近于零,唐朝詩人王之渙僅六首詩作存于《全唐詩》,卻聞名千古,其《涼州詞》和《登鸛雀樓》至今傳唱,但凡讀過書的人都耳熟能詳。特別是《涼州詞》,被清詩人王士禎推為唐人絕句中的“壓卷之作”,章太炎以為“絕句之最”。
全詩只有四句: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遠(yuǎn)處黃河奔流,黃河之上白云飄飄,四周群山環(huán)繞,天空下孤城一座,沉靜寂冷,羌笛又何必吹奏哀怨的曲調(diào)《折楊柳》?君門遠(yuǎn)于萬里,恩澤是惠及不到邊塞的。
寥寥幾筆,思鄉(xiāng)哀怨之情躍然紙上,邊塞荒涼曠遠(yuǎn)之味盡出。
詩名中的涼州在今甘肅武威,唐時屬隴右道,因為靠近西域,涼州的音樂多雜有龜茲(今新疆庫車一帶)的胡音。唐隴右經(jīng)略使郭知運把涼州曲譜進獻給玄宗,迅即在全國各地流行。“涼州詞”成為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diào)名,當(dāng)時的詩人喜歡借此曲名,描繪邊塞風(fēng)光,抒寫思鄉(xiāng)之情,涼州詞一時濫觴,而王之渙寫得最遼闊最深情。
王之渙此人,“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性格豪放不羈,有俠義之風(fēng),常擊劍高歌,名動一時。其詩多被當(dāng)時樂工制曲,在社會上廣為傳唱。靳能《王之渙墓志銘》稱其詩“嘗或歌從軍,吟出塞,曒兮極關(guān)山明月之思,蕭兮得易水寒風(fēng)之聲,傳乎樂章,布在人口。”雖然王之渙的詩作并不多,但被譜曲歌唱后流傳非常之廣,所以譽滿天下,就像現(xiàn)在的一些經(jīng)典歌曲,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象征,經(jīng)久不絕。人人都喜歡聽,都能哼上幾句。有些詞曲作家,成名曲也就是一兩首,但因為傳播廣,一輩子都享有盛名。王之渙就是唐朝時最著名的流行歌歌詞作家。
薛用弱的《集異記》曾記載了一個“旗亭畫壁”的故事,講到了王之渙和他的《涼州詞》。
王之渙與另外兩位著名詩人王昌齡、高適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三人都名聲很大,都擅長寫邊塞詩,在詩壇樂壇都占有重要一席,在政治上一度都落魄不遇,所以時常聚在一起喝酒解愁,互相安慰。就像現(xiàn)在的年輕人,晚上沒事,常去泡吧,一則消愁娛樂,聽曲飲酒;一則交友應(yīng)酬,談業(yè)務(wù)談合作。
有一天,天空飄著小雪,天氣寒冷。三位約好來到一個旗亭,沽酒小飲,休閑娛樂。所謂“旗亭”就是小酒樓,古代酒家在路旁建個酒樓,門前掛著一面小旗,旗幟迎風(fēng)飄揚,上面畫著酒壇或?qū)懼粋€“酒”字,所以叫“旗亭”。
剛坐下不久,走進來十幾個梨園歌妓,在伶官帶領(lǐng)下,準(zhǔn)備給酒樓的客人獻唱助興。酒樓里以歌舞助興,古人早已有之,現(xiàn)在酒樓里的吃飯帶表演,酒吧里飲酒賞樂,都是學(xué)了古人的休閑方式。
三位詩人為避喧鬧,找了個包間。不多久,酒店又來了四個美女,都是當(dāng)時京城著名的歌妓。為了助興,王昌齡對高適和王之渙說:我們?nèi)硕家栽娭髯宰愿?,一直沒有分出勝負(fù)?,F(xiàn)在我有個提議:今晚我們誰的詩歌被這群美女唱得多,就算誰贏,怎么樣?高適和王之渙都連連稱妙。于是,三人都豎起耳朵聽那些歌手到底唱誰的歌。不一會,一位美女唱道:“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是王昌齡的詩《芙蓉樓送辛漸》。于是,王昌齡興奮地用手在墻壁上一畫,說:“這是我的詩作”!不一會,另外一位美女唱道:“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臺何寂寞,猶是子云居?!边@是高適詩《哭單父梁九少府 》。于是,高適也高興地用手在墻壁上一畫,說:“這是我的作品”!第三位美女唱的是“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這是王昌齡的《長信秋詞》。于是,王昌齡又得意地在壁上一畫:“又是我的詩作!”。但是,始終沒有美女演唱王之渙的詩歌。王之渙毫不慌張,他胸有成竹,從容淡定地對高適、王昌齡說:“這些唱你們詩作的都是些檔次不高的潦倒樂官,只會唱一些普通詩曲。我的詩高潔出塵,必須讓頂級美女來演唱!”然后指著其中一位身穿紫衣、長得最漂亮的美女說:如果這個最漂亮的女孩唱的不是我的詩歌,我從此再也不與你們爭高下,如果她唱的是我的作品,你們就要甘拜下風(fēng),拜我為師!三人哈哈大笑,互相逗趣,等待結(jié)果。不一會,那位美女歌唱時,開口便是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王之渙得意地對王昌齡和高適說:聽聽!聽聽!好貨總是壓軸啊!
確實,王之渙的這首絕句,氣勢磅礴,境界深遠(yuǎn),是當(dāng)之無愧的唐絕句壓卷之作。難怪王之渙對自己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