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重返二十歲》

寫在前面的話:這不是影評,只是個人感想;這不是影評,只是個人疑問;這不是影評,只是個人思考。所以,討論歡迎啊,爭吵…本人比較懶。(說自己懶竟然還是寫了這么多…竟然寫了這!么!多!)

在這個電影剛上映的時候,我是極其不想看的。原因很簡單:太火、鹿晗、翻拍。也是在沉淀了好久之后,在我心里對它的反感(也可以說成偏見吧)逐漸淡化之后,決定看一看這個電影。結果很奇怪……

三天之前看的電影,看的時候覺得:嗯,歸亞蕾唉、攝影不錯、造型很順眼、楊子姍演得挺好而且歌唱得很精彩、鹿晗可以嘛、故事挺有意思的……于是當時就在評論里留言表達了自己對電影的喜愛之情,并決定,在空間里也表達一下自己的激動之情吧!但是當時有事情錯過去了……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即時不做,后來再開始就不是原來的樣子了;懷著同樣的目的,不同時間開始就不可能是同樣的事情。因為一直想著,要寫一篇《重返二十歲》觀后感,所以每天都會想著這部電影,可是逐漸地,我的感想不再相同。

首先是細節(或者說是我的腦洞)。電影中說“流血的地方附近的皮膚會變老”,我當時心里是這樣的:媽呀!那為了變回去要在身上制造多少個出血點啊?那得多疼啊。是不是還要計算一下每個出血點所影響的皮膚的面積大小?這樣可以減少出血點數量減輕痛苦……想到這里,我把自己的腦回路強行切斷了。再想下去,電影就不用看了。而且,渾身小洞的人,就算我沒有密集恐懼癥也覺得瘆得慌!可是,故事的結尾處,我又不淡定了!應該是因為輸血變回去的吧……等等,竟然是通過輸血變回去的!天吶!(在此想象一下老奶奶旁邊護士的心情)這個人怎么變老了!越!來!越!老!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盤子翻了、倒流了、血抽多了、警察來了……不對啊,不是“流血的地方附近的皮膚會變老”嗎?只有一個出血點,怎么會整體變老呢?難道是根據出血量來的?這就能解釋看電影的時候我心里的一個疑問了(為什么扎傷附近老化的皮膚面積會比劃傷的大,明明它劃傷面積比較大),可是那為什么之前要說“流血的地方附近的皮膚會變老”呢?還是,因為意識的力量?老奶奶放棄了年輕?

……我是不太正常與比較正常的分割線…

整個電影,我的感覺是講了一個奇幻的故事:和人(甚至家人)相處不好的老奶奶因為照相意外重返二十歲,當了樂隊主唱,和總監談戀愛,最后為了救孫子放棄了第二次的青春,回到了家人身邊,貌似可以和睦相處了。可是,然后呢?我想,電影本身可能有如下的一個或幾個主題吧。一是關注關心關愛身邊的老人,二是珍惜夢想和青春歲月不要等老了之后碎碎念,三是勇敢追逐自己的夢做自己想做的愛做的事,四是家人和身邊的朋友最重要不要惡語相向吹毛求疵要珍惜、付出并陪伴……好像沒有了吧。可是,總覺得哪個都不對。老奶奶年輕一回,經歷了圓夢的興奮、戀愛的激情、朋友逝世的打擊、深愛自己多年的人的陪伴和告白,最后變回來了,好像并沒有什么改變嘛。難道不應該大徹大悟什么的,然后改變自我嗎?俗套?可是這是正常的情況吧。而且,呵呵,確實很討厭老奶奶的性格。她變回來了之后如果沒有一點改變我都可能會有摔電腦的沖動。電影里,看不出來改變啊,真心不知道為何結尾家庭氛圍那么和睦。

下面回歸電影主題。如果是一,我視力可能不好,沒咋看出來。要說電影反映了年輕人對老人的歧視和不尊重,還有對老年這一人生必經階段的認識誤區,還是能從課堂一小段和某些生活片段中看出來的。可是,從現象引發blabla的思考,也太上綱上線了吧,而且表現得也不夠啊。如果是二,圓了夢倒是真的,可是之前沒有看出來老奶奶是一個糾結于年輕時沒有機會實現的夢想的一個人,她平時的言行也應該不是因為青春和夢想的蹉跎與終結。重走青春路,沒有曾經的牽掛和顧慮,條件又那么好,果斷實現夢想啊!然后,然后呢?變回來了。不是二啊……三呢?大概是為項前進準備的?表現得還是蠻不錯的…就是,那么短,那么淺,應該不是重點。只剩四了。老奶奶失蹤后家人著急、出國老奶奶從活蹦亂跳到突然發病、出國老奶奶手機里只有老李和老奶奶的號碼、兒子勸媽媽不要回來、老奶奶不顧自己會變回去堅持輸血……這些都是表現。可是,最能突出主題的,不應該是老奶奶的變化嗎?然而……

寫到這里突然想到,電影里的老年奶奶們,貌似都是得理不饒人的性格,口德和腦回路貌似也不算完全正常。尤其是主人公老奶奶……她說的那是什么話啊!想起同學的奶奶,重男輕女,隨便占用丟棄同學的東西,因為同學是女孩,還在一天之內把同學的東西都扔出去讓親戚的孩子(男)來住。這樣的老人,只有關愛和忍讓、關心和尊重是足夠的嗎?不!不夠!遠遠不夠!首先要飽含尊重和關心地和老人談談,爭取解決問題。如果不行,其實我也沒有什么辦法。難道能大吵一架?難道能大聲訓斥?還是送到敬老院?不知道。但是我很清楚的是,不能一忍再忍。電影中的媳婦病了,丈夫讓忍忍。我就不理解了,媳婦又不是無理取鬧,照電影來看,老奶奶這樣已經很久了,而且之前長時間的忍是沒有任何效果的,為什么還要忍呢?難道為了老人心里舒坦就要這樣在精神上折磨年輕一輩嗎?況且媳婦也不年輕了,50歲也算是老人。忍、縱容不對的事情,壓制、禁錮正確的聲音,難道是對的嗎?如果說關注關心關愛老人是人性的體現,那種只圖老人心里滿足不顧正常道德的不公正行為,難道不是湮滅人性的表現嗎?而且,妻子已經病成那個樣子,還讓人忍,受迫害的敢情不是你。再說,你連你的妻子都保護不了,懦弱。這不是尊老敬老,而是支持倚老賣老。

話說回來,這個電影到底講了什么?一個故事。那么,這個故事講了什么?我怎么只有這些感想?

(可能有人會覺得:切!看電影總結什么主題。有病!高考語文題做多了→_→……可是,電影作為藝術形式和多媒體形式之一,應該是表達了什么的吧。那種什么也沒有表達的電影,那種看了之后不引起任何思考和共鳴的電影,真的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嗎?)

(一個《重返二十歲》竟然讓我一口氣寫了2415個字…從這個角度看,它還是蠻有意義的嘛~^_^)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