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朋友圈被羅玉鳳同學刷屏了。
羅同學寫了一篇10萬+的爆款文,從后來羅玉鳳同學自己透露的數據知道,這篇文章的閱讀量達到300多萬次,贊賞有20萬之多。盡管后來羅玉鳳決定長久關閉微信公眾號的贊賞功能,并把20萬的贊賞金捐給大涼山的貧困兒童,還是無法消除其他人對她的批評。
在那篇《求鼓勵求祝福》的文章里,羅玉鳳回顧了自己的過往:她辭掉教師的工作,輾轉到了上海,后來又去了美國,在一家美甲店工作。目前正在努力,打算拿到美國的綠卡。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了大眾的眼球,是因為他在開篇就提出了一個刺激人心的命題:你的命,就是不認命。羅玉鳳所有的故事,都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
這篇文章之所以得到廣泛的傳播,是因為每一個人都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看這篇文章時,大家想到了自己經歷的辛酸事,把自己的情感疊加到了這篇文章里。這篇文章說出了他們經歷的困頓,歷經的心酸,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有些批評羅玉鳳的人,把她過往的言論一一羅列出來,認為她為了紅,說出格的話做出格的事,是典型的三觀不正。我們可以就事論事的批評她的言論和她做的事,但把她的相貌和言論聯系在一起,就難免有人身攻擊的嫌疑了。他們認為羅玉鳳同學靠丑搏出位,這種思維方式何其惡毒,按照他們的邏輯,那些面容丑陋的人,根本沒有資格活在這個世界上。
民間故事里的鐘馗,因面貌丑陋,雖然才學滿腹,卻不被點狀元,自己激憤不過,在殿前竟撞柱而死。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服器·鍾馗》說:“《爾雅》云:‘鐘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鐘馗 。好事者因作鐘馗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鐘馗撞柱之事雖不實,卻反應了底層民眾對面容丑陋之人不被不被公平對待的態度。
那些認為鳳姐靠丑博出位的人,他們滿滿的優越感和當年的納粹有什么區別?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時候不就是認為他們說是劣等民族嗎?如果這些人掌握了政權,難保不會做出和納粹同樣的事情。
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光鮮亮麗的人,內心卻被巨大的自卑壓抑著。他們活得憋屈,亦步亦趨地走在別人的陰影里,從來沒想過自己應該怎么活。現在他們看到一個沒被容貌困住的靈魂,覺得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他們轉發羅玉鳳的文章,并贊賞,是對一個努力的人的鼓勵。有人批評這樣的行為,嘲諷他們只有七秒的記憶。我想有些人不是這樣的,他們知道羅玉鳳的過往,現在是看到了她的轉變而鼓勵。
這沒什么不好的,畢竟活在這個憋屈的世界上,人要找到同行者,給自己一個目標,提醒自己也要努力,過上好一點的生活。這沒什么見不得人的,大家都應該活得生猛些,把橫在這條道理上的障礙物,統統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