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挪威陽光
最近看了許多文章,關于父母打孩子,還有好幾個朋友都講述著同樣的主題:孩子,我為什么要打你。似乎作為父母,在我們眼里,我們是愛孩子的,如果我們打了孩子,肯定有我們的道理。
孩子不打不成器 已經成為老一輩父母的金科玉律。遇到孩子不聽話,打 成為我們最好的解決方案,成為促進孩子成長的有效辦法。前段時間聽朋友說起他打孩子的經驗,小孩要是賴在地上就用腳踢,保證以后不會再犯,并讓我效仿,我聽后心頭一顫,默默沒在說話。
作為二寶的爸爸,要問我有沒有打過孩子,我毫不避諱的說,我打過孩子。娃在2歲叛逆期的年紀,總會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行為,我會生氣,會發(fā)火甚至有時候會控制不住脾氣,會忍不住打他。但打過之后我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責。
這不,最近我又打了孩子,事情的起因是我和兩個娃一起玩,小寶躺在地上,大寶圍著小寶跑步,我一個不留神,發(fā)現大寶不知在哪拿了一只筆,狠狠的扔到了妹妹的臉上,我氣急敗壞,差點砸到了妹妹的眼睛,這多么危險的動作,沒等大寶反應過來,我拖過他就是屁股上幾個巴掌。大寶哭了,我狠狠的不理會他。我以為他就此不會再砸妹妹,可惜他接下來的日子依然繼續(xù)著他的行為,絲毫沒有記得我曾經打過他。
在老婆和家庭醫(yī)生的一次交談中,談到大寶對待二寶的態(tài)度,老婆順口提到剛才的這件事情,醫(yī)生聽后目瞪口呆,并當即為我約了時間,需要我和他面談,雖然我知道他要和我說什么,我也開始反思,我為什么打了小孩?
為什么打小孩,無非是讓他知道自己行為的后果,讓他知道這樣做非常危險,無非是讓他記住教訓,記住傷疤,寄希望于他以后再也不敢去做類似的事情。
可是我們所謂的原因在挪威醫(yī)生和幼兒教育機構那里全是扯淡。
其實有時候發(fā)脾氣,打小孩,反而解決不了問題。
就像這件事,在老二那么小的時候,老大會無意識的做出一些他沒有預知危險的事情,這不可避免。就說大寶這個行為吧,他根本沒有預知危險的能力。這個時候,我們要讓自己安靜下來,先去看看妹妹傷到了沒有,最好是和大寶一起看,邊說,哎,這支筆怎么掉下來了,我們看看有沒有砸到妹妹呀,妹妹會疼的,然后再拿著鉛筆告訴他這個鉛筆尖是個利器,很容易扎到人哦,我們要一起保護妹妹,不能讓她掉了砸到妹妹哦。
如果我可以這樣來做,我想問題的解決會好很多。
我被邀請和醫(yī)生進行了面談,醫(yī)生很友好,問了我為什么要打小孩,其實我知道在挪威成人是不可以打小孩的,規(guī)定我都明白,不過她還是把規(guī)定和道理重復了一遍,在挪威,成人不可以打小孩,絕對不可以,你如果打小孩,我有權力報警,社區(qū)有權告你情節(jié)嚴重剝奪你的撫養(yǎng)權,甚至讓你進監(jiān)獄。
我說我生氣的時候無法控制出脾氣,她說你可以在發(fā)火的時候稍微出門,稍微喝一點水,稍微冷靜一下,稍微抽一支煙,我告訴她很難,最后她說為了你和孩子,我建議你們夫妻一起去看家庭咨詢師,一切免費,你們真的需要學會控制脾氣。
一個星期以后,我和老婆如約而至,我們進門的時候,發(fā)現咨詢師幫我們請了中挪雙語翻譯,因為她擔心我們和她在這個重大問題上交流不暢。我開始意識到今天的交流很重要。
當然交流的內容就是再一次重申:在挪威,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虐待孩子,更不能打孩子,這是規(guī)定,更是法律。
臨走時,翻譯告訴我們這位女士雖然話語很重,但人是非常熱情善良的,女士最后給了我們電話,并且隨時可以打電話和她交流。
談話中印象深刻的是她反問我打了孩子,你孩子學到了什么?我當然知道答案,忍不住的笑了起來,她也笑了,你看你是知道的,但你為什么要打他呢,難道你真的希望他從你身上學會,在不高興在生氣的時候就去打別人嗎?你打他,你孩子只會意識到,爸爸生氣了,所以他打我,那么我以后生氣了,我也可以打別人,這就是模仿。
關于挪威打孩子的規(guī)定,其實我們作為父母早已經有所耳聞,但作為中國父母,其實都免不了會打孩子,和在挪威的中國朋友交流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家都會說有時候覺得除了打他根本沒有辦法,太生氣了。但是挪威本地人確實都做到了,為什么我們不能做到。
娃小的時候送到幼兒園,老師看到大腿上的胎青,非常認真的問了我們怎么回事,我們當時就很緊張,怕老師會誤解,因為在這之前,我們聽過一個關于打人的誤解真實事件。大概事情是這樣的:
學校老師發(fā)現小孩總是在得不到需求的時候就要鬧,詢問家長,家長說我們一直都滿足小孩的需求,學校老師建議家長下次不要一味滿足他,即便他哭也就讓他哭。后來家長在家里就開始遵循老師的建議不要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開始大哭,而且一直哭。經過了幾天觀察,鄰居覺得非常不正常,直接報了警,警察問了家長的情況是否屬實,因為溝通不是特別好,警察直接把父親帶走并且在法院起訴了他,這下家里的人才意識到嚴重性,后來最終讓學校的老師出來寫書面材料作證,才得以從法院撤訴,否則后果非常嚴重。讓孩子一直長時間的大哭在挪威都不允許,更別說打小孩啦。
作為一個正常的父母,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我們不能以愛之名,以為你好來教育孩子,更不能打孩子,孩子很小,它需要的是愛,需要的是模仿,需要的是關愛,他也有需求,有訴求,有交流的欲望,我們只有真正的走進孩子,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的發(fā)展,才能更好的關愛他們,而不是遇到孩子不乖,不順從我們的意思,我們就巴掌對待,更不能像我朋友一樣用腳踢,因為小孩不是畜生,他是我們的骨肉啊。
而此刻的你,讀到此,你是否有所思考,你在打孩子的時候,孩子學到了什么,除了發(fā)泄你的私欲,你還有收獲嗎?孩子除了學會可以打人,他又有什么收獲?所以,請你在你要抬起你的貴手的時候,想想你孩子的未來,你會和我一樣學著放下嗎?
簡書作者陽光, 擁有挪威永久居留權,二寶奶爸,碼農一枚, 喜愛文字,人如其名,陽光真誠,熱情,幽默,微店主導師。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授權請簡信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