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大家清楚了你的原則是做好事情,而且這個原則不會改變,他們會接受這個原則繼續生活。——Tim Ferriss《每周工作四小時》
前兩天跟一個公司的老總Eric嘮嗑,他很興奮地跟我分享說,最近他的生活特別的規律,而且發現有很多時間來思考和決策。相比于以前更多的是,一大早就被撲面而來的事情淹沒,一整天都很痛苦,現在八點起床,先閱讀2個小時,再運動1個小時,下午2點才正式做事。這樣的安排,最開始下面的員工很難適應,但是堅持之后,他們自然會根據這樣的情況進行調整,上午不去干擾他。其中甚至包括他的合作伙伴。
去年我接觸到一個學員Ada,她的房間總是感覺處于一場戰爭中,她的注意力總是被無數跳出來的微信電話轉移,而且最災難的是,她有兩個手機!在我給她教練的前面半個小時內,就被無數次打斷。我就跟她說,如果現在開飛行模式,你會死掉嗎?Ada非常肯定地告訴我,不會!于是我們在后面的1個小時溝通得非常順暢。最后結束的時候,我給到一個小貼士,打開設置——通知——找到“微信”圖標——關閉“允許通知”。你就不會被動地被轉移注意力,而是主動在30分鐘,或是60分鐘之后,批次量查閱并處理瑣事。如果真的是重要事情,讓對方及時給你電話即可。一天后,Ada給我反饋說,她覺得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了。
其實好的原則,可以幫助我們更高效的工作,比如:
1.假設大多數情況都不是緊急情況,你可以要求人們按以下方式交流,先后次序為: 微信、電話、會面。
2.只有在問題得到確認后,才召開會議做決策,而不是開會確認問題,并盡量將會議保持在30分鐘內。
3. 擁有自己不被打擾的小空間,及時不能做到,也盡量保證一天中有2個30分鐘不被打擾,方便自己做最重要的事情。
4. 郵件在24小時內回復,微信在2-6小時內回顧,電話及時或是短信告知盡快回復等等,把自己從瑣碎中抽離出來,找到大塊時間,進行思考和執行。(所以我沒有及時回復微信,也不要揍我,我真的很少看微信的(づ ̄3 ̄)づ╭?~)
等等……
當然原則就是拿來被打破的。如果你有一兩次破例了,不要自責和懊悔,繼續堅持下去即可,因為及時學習時間管理9年的我,還是經常會破例,沒有關系,繼續下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