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去醫院又五六趟了,與老二無緣,懷孕已三個月才發現胎停,必須面臨人工流產。反復折騰了兩個月之久還未恢復健康之身。
同一家醫院,一年多以前我也常常光顧,不同的是,以前每次到醫院,周圍坐著的都是喜悅,謹慎,充滿期待的孕婦。與現在坐在周圍龐大而又復雜的群體形成強烈的反差,感受到的是無盡悲傷,焦慮,甚至是麻木。
面對這樣的社會常態其實不必吃驚。但當現象集中在一個地方呈現出來時,還是覺得震撼,甚至是諷刺,同一棟樓,一頭在辛苦地迎接生命,一頭卻在倉促地結束生命。
住院時,分到一個四人間的病房,三個是流產,一個是保胎。小小一個房間里,仿佛折射出整個社會姑娘們關于生育的不同現狀。
有一類姑娘,出于各種不可控的身體原因,心切求子而不得。即使萬幸懷上,整個孕期都要異常小心,稍不注意就會殃及腹中胎兒。猶如前陣子剛喜得貴子的徐若瑄,被爆懷孕初期臥床一百多天,打了三百多劑保胎針,才生得一健康男嬰,所受之苦可想而知。
另一類,如我這般,已經是孕初期或是孕中期,可能因為先天基因不佳被優勝劣汰,也可能是因為自己不夠小心,導致了流產或不得不流產。這種情況也較為痛苦,滿懷期待等待天使降臨,卻被宣告夭折或必須流產。明知道他/她真真切切地在你的腹中存在過,卻還未見就再也不能見。
剩下的一類,是醫院門診手術室最主流的一類。這里的姑娘們,明知不可為之,仍心存僥幸,最后讓各種原因的意外紛至沓來。
是什么造成這讓人痛心疾首的現象?是什么讓姑娘們如此輕率地對待生命?我想試著膚淺地揣測一下這類姑娘們內心。
亞當和夏娃都會忍不住偷食禁果,何況你我這般凡夫俗子,怎敵得過欲念誘惑?男歡女愛,無可厚非。然而凡事有得必有失,有膽偷嘗禁果,必然要承受相應的代價。
每每爆出十幾歲少女廁所產子未婚先育等新聞,輿論矛頭直指國內兩性教育。事實上在這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不分等級的傳播媒介,早已讓我們有意無意接觸到或多或少相關消息。性行為要避孕,應該是現在所有小青年都心知肚明的小秘密。甚至早在我們小時候,就已聽過“不能隨便和男孩子牽手,牽手會懷孕”的諄諄教導,雖不如國外那么直白,但這其實也算得上是一種隱晦含蓄的性早教育。
所以我覺得造成這些現象愈發泛濫的原因,并不是兩性教育的缺失,而是心態,觀念和情商的有待提高。
女人是感性動物,以情感驅動行為,在女人們的世界觀中,如果要證明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除了為他去死,大概就剩下愿意為他生孩子了吧。潔身自好,自尊自愛的道理誰都明白誰都懂,可在愛情面前,無論是情竇初開的少女,還是久經沙場的老嫗,一旦全身心投入,似乎就沒有理性可言。
為了證明所謂的真愛,女人們前仆后繼、有勇無謀,把每個眼前的男人都當成摯愛,在每個你儂我儂的纏綿時刻,都把自己當作禮物隆重地送出去。無所謂理不理智,現不現實,一場干柴烈火的性愛,甚至還不等男人開口,自己就默許了可以不做措施。
現實總是殘酷,再多的事后補救都不及一開始就做好措施來的安全。面對意外,有些姑娘不以為然,無須贅述流產對身體的傷害,就視付出為己任,甚至以他墮胎為榮,享受著那份為他犧牲的悲壯感,企圖男人會因此負罪而對自己倍加寵愛疼惜。
另一些姑娘表現得則大相徑庭,這樣的意外,無疑是驗證真愛的最佳時機,是展現擔當與責任的不二之選。即使僅存的理智告訴自己不能生,心里卻仍然渴望著男人能給出相反的答案。
但意外之所以叫意外,就是在毫無計劃,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發生。有數據稱,意外懷孕人工流產的戀人,90%會以分手告終。原因就是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喜訊”,不同于有“愛”作前提的女人,是幸福,是期待。90%的男人們第一反應是驚嚇、無措、猶豫甚至是否定。但這并不意味著就是不愛,只是出于本能的理智與現實。然而這樣的反應勢必讓女人們大失所望、心灰意冷,因為以她們的“愛的標準”,無疑已宣告失敗。
誠然,所有不主動戴套致使意外懷孕還妄圖逃避責任的男人都是禽獸,不可原諒。但也不能否認,他們的禽獸行為一半出自你的縱容。所以不必自怨自艾遇人不淑。老生常談,想被人愛,請先自愛。任何關系中都應該以保護愛惜自己為首要前提。
愛或被愛,有很多表達方式,絕不是用生命作衡量標準。更不該讓其成為成長的代價。
愛情本神圣美好,別用無辜的生命去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