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對寫作這檔子事兒,都是既期待又抗拒。潛意識里,總覺得自己是可以寫好一篇文章的。可是每次寫出來的東西都不盡人意。最后總是告訴自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最近在看一本書,其實這本書拿起放下很久了……書名叫《因為痛,所以叫青春》。里面把人的一生做了一個很好的比喻。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作者說,假設人的平均壽命是80歲,把人出生到死亡的時間比作一天24小時,一歲相當于18分鐘,那你現在正活在幾點?
我算了算,我今年25周歲,當我覺得我已經到了被催婚的年齡,走在街上小朋友看到我都會自覺的叫“阿姨”,已經在“95”的小妹妹面前自詡老人家的時候,其實我的人生時鐘也才走到早上的7點30分。
圖片發自簡書App
7點30分意味著什么呢?想想我一天的行程。每天7點30分,我會被鬧鐘吵醒,睜開眼我覺得我的一天才剛剛開始。所以在我抱怨時間走得太快,我什么都來不及的時候,其實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我有大把的時間可以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有很多不敢做不敢想的事情都可以趁現在去開始。
無意中在“簡書”看到了21天閱讀訓練營,并且開始有些畏懼有些抗拒的心態加入了這個陣營,我想這個是老天給我安排的緣分。在2015年已經進入尾聲的時候,我想嘗試接受這份緣分,我想看看這份緣分能不能給我帶來改變,我想看我能不能靜下心來堅持做下一件事,堅持做好一件事!我要通過21天的訓練,不管是主動也好,被動也罷,以一種被逼迫的方式來克服自己的惰性。
我相信:所有的一切都剛剛開始,所有的一切都正在發生著,所有的一切都發生的剛剛好!
此去經年
一年又過去了,把去年寫的一些文字放來簡書,可以說這些文字也起源于遇見簡書。